找到相关内容1647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台湾当代净土思想的新动向----思想史的探讨

    另有重经验的乙型:这一类以为:佛说,都是适应众生的,也就是利益众生的。从适应的众生来说,都是恰到好处的,隋分得益的,故说:“世尊所说,无不如义”,“佛所说经,皆是了义”。太虚大师偏向乙型。(注57)太...31),页55。 34 同注(31),页57。 35 同注(31),页64。 36 同注(31),页70。 37 见张澄基著,《净土今说》,慧炬文库之四十八(台北,慧炬出 版社,民国71年)...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2245897.html
  • 正法与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实践

    。《会编》中册,页268。     页57 圣者。众生要能修习四念住,才能自护、护他,释尊说:   云何护他、护自?不恐怖他、不违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护他、自护。是故比丘当如是学:自护者修 四...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得解脱。[57]   此中先指出五取蕴(五受阴)各别的自相种类(如,色蕴是四大及四大所造)、共相过患(如,色蕴是无常、 苦、变易之法),了知此种的智慧称作“法住智”;若...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2745912.html
  • 以四部阿含经为主综论原始佛教之我与无我(1)

    杂.57 经》所示:“愚痴无闻凡夫于色见是我,若见我者是名为‘行’......如是观者而见色是我;不见色是我,而见色是我所;不见色是我所,而见色在我;不见色在我,而见我在色;不见我在色,而见受是我;... 于二或三世计我  1.《S.22,81经,杂.57经》︰  于今世、后世作种种常见或断见之我见。  “常见 (见现在世有我未来世亦有我) ”─如《S.22,81经》所示:”“ `Api ca kho...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2945916.html
  • 契嵩思想研究──佛教思想与儒家学说之交涉(2)

    藏卷 五二,页六六六中。 (注57)镡津文集卷第四,辅教编下?中庸解第五,大正藏卷 五二,页六六六下。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3045919.html
  • 僧睿思想研究(1)

    矣”(注57) 人之执迷,乃在执著「末”“有”若将心安于“本无”, 则可平息“末”与“有”等思想。《名僧传抄》亦云: “夫人之所滞,...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3345921.html
  • 西来庵事件后台湾佛教的动向

    13.12.23。 ( 注 25)‘南瀛佛教’九之八、页2-3。 ( 注 26)‘南瀛佛教会报’二之四、页31、大正13.8.20。 ( 注 27)‘南瀛佛教’五之四、页57-58、昭和2.8....

    释慧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5045956.html
  • 身是维摩不著花──黄玉阶之宗教活动

    人发起,捐款购买东门丁四千五百一十九坪土地, 以供新建禅院,十一月四日举行奠基仪式 ( 注57)。 3.临济护国禅寺   临济宗在台系由日僧梅山玄秀所倡首,明治三十一年,梅山受总督儿玉源太郎之命,... 34 年 4 月 28 日,本愿劝捐。 ( 注 54)同注 32,页 42-43。 ( 注 55)同注48,页6。 ( 注 56)同注47,附录。 ( 注 57)释心源,《指月集》,转引自...

    李世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5145958.html
  • 论唐代佛教徒对社会的巨大贡献

    文化活动活跃与商品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反过来,又对繁荣城市生活和促进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p 57  三.社区人民的精神支柱  在农村中,佛教寺院和僧徒还起到了杜区人民精神支柱的作用...

    谢重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5145959.html
  • 龙树的诠释学理念之哲学省察(2)

    十方佛来语言:汝念初发心时,又汝始得是一法门,如是有无量法门,汝未皆得,当还集诸功德,如渐备经七地中说。[57]   这一段论文中特别提到“十方佛”的现前加持,这是指菩萨证入&...。   [57] 引自龙树造?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释〈序品〉,卷29,新版页1107。   [58] 引自龙树造?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释〈四念处品〉,卷48,新版页1845。   [59] ...

    游祥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0745983.html
  • 《大智度论》的十善道之概观

    1. 57上),以十善为增者,十恶为退者。《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112(大正27. 578上)。  [8] 《阿毗昙毗婆沙论》卷25(大正28. 188上?中)。  [9] 众生是随著业力流转生死,但...

    释悟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0845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