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601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入菩萨行》初品补注(2)

    ─── 44 《大正藏》册 32,页 142 上。 45 《妙瓶》,页 59。 46 《妙瓶》,页 60; 《台北版》,《学集》,册 37,页 ...

    释如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3945927.html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之译注研究(2)

    西藏大藏经总目录及索引》东京.东北帝国大学附属图书馆所藏,1934.(本论文引自:《西藏大藏经总目录》现代佛学大系vol. 59, 弥勒出版社,1982)  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法相辞典》台北:台湾...序” ,见TCD(1993, 427b-428a)。  59藏文mtshams-sbyor-ba或译为“介绍” ,见TCD(1993, 2311a)。  60藏文'khor除了表示“眷属”外,还有“...

    廖本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4045929.html
  • 日据时代台湾北部曹洞宗大法派的崛起

    嫌疑。(注 49 ) 59页  而据如学法师回忆,大正 14 年 (1925) 在新竹香山一善堂为女众开讲,为期六个月,曾引起极严重的...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5045954.html
  • 身是维摩不著花──黄玉阶之宗教活动

    七绝一首:  “欲施法雨化浇风,特舍净财建梵宫;漫说寺成人不见,英灵应慰竟前功。”并亲笔书赠该寺留念 ( 注 59)。 4. 剑潭寺   该寺建于明郑时期,寺前有一口清潭,深数丈,潭水澄碧如镜,...郑喜夫文,同注 44,页 85。 ( 注 58)同注47,附录。 ( 注 59)藤园将军即是儿玉源太郎,见黄秋造编,《镇南纪念帖》, 转引自郑喜夫文,同注 44,页 96。 ( 注 ...

    李世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5145958.html
  • 论唐代佛教徒对社会的巨大贡献

    曾当过一行的老师,  p 59  毕竟是历史事实.同样.唐代僧人中间懂历算的人才济济,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才孕育出出类拔萃的天文历算大家一行,也是合乎实际的.  在园艺方面,唐代有一批佛教僧侣致力于新品种...

    谢重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5145959.html
  • 龙树的诠释学理念之哲学省察(2)

    佛道。[59]   这一段话说明了不退转地的菩萨,因为“不舍本愿度众生故”,所以虽已证入无生法忍,但不以二乘果报为贵。又如卷八十一释〈六度相摄品〉云:   如是不戏论一切法故...。   [57] 引自龙树造?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释〈序品〉,卷29,新版页1107。   [58] 引自龙树造?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释〈四念处品〉,卷48,新版页1845。   [59] ...

    游祥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0745983.html
  • 摩诃止观的道次第思想

    十  行 正出假位 4、圓教破思假[59] 位 次 所斷惑 三 諦 圓 ...72页中  [57] 《大正藏》第四十六卷 第73页上  [58] 《大正藏》第四十六卷 第73页上  [59] 《大正藏》第四十六卷 第73页上  [60] 《大正藏》第四十六卷 第79页上~下  ...

    释惠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2346009.html
  • 一代佛教领袖太虚大师

    1947年3月12日,在上海玉佛寺为退居的震华法师行封龛礼,说法将毕,忽中风旧疾复发,延至17日下午圆寂,享午59岁,僧腊44年。  在中国近代佛教史上,太虚大师不仅是一代佛教领袖,同时也是佛学思想的巨擘。...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4346060.html
  • 印顺导师对新旧译唯识的定位与评析

    三一.9a)导师认为约心空理所显真如,同于《大乘庄严经论》;约心体非烦恼,则是采自说一切有部“心识的本性,是中容的无记性”的见解。[59]两者皆为玄奘译唯识所采用,前面的叙述即是两说中的前者。至于真谛...〈所知相分〉中,圆成实性所摄的四种清净法之一,其余为离垢清净、得此道清净、生此境清净。[58] 〈如来藏之研究〉《以佛法研究佛法》,pp.331-332。[59] 参见《如来藏之研究》,pp.196-...

    陈 一 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0046087.html
  • 我空、法空之初探

    杂阿含经》58经、64经;《中阿含经》62经、200经。  [10] S.22, 59经;相当汉译《杂阿含经》卷2“34经”(大正2. 7c)。  [11] 《阿含经》里提到了种种方法观察无我,请参考...

    释海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0246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