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002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東初老人簡譜(1)

    ;虽仅惊鸿一瞥,然如圣师云: “风仪非常可敬”。[22]  1949(民38),42岁  农历1月16日,乘中兴轮自上海来台。(‘日记’2)  春,大陆沦陷前夕,老人具先见之明,携带“中国佛教会”招牌...演说般若要义,勖勉其由文字般若,练习观照般若,终而早证般若实相,速度世界愚蒙。[38]时,成一法师除仍协助《人生》社务外,并代处理关外杂事,成老自云: “差不多每星期都要到北投去看他(指老人) 一次,…...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1444710.html
  • 宋元老庄学中的佛禅旨趣

    ,与道合真也。”[38]怎样才能做到明心见性呢?一方面,李氏突出了一个“忘”字。他注“天下皆知”章云:“忘其善恶,忘其有无,忘其难易,忘物忘形,忘情忘我,忘其所自。一切忘尽,真一常存。”把一切忘尽,...和尚广录》。[38]《清庵莹蟾子语录》卷3。[39]余英时《历史与思想》,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版,第90页。[40]参见拙文《老子哲学思想解释的三次突破》,《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刘固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2544739.html
  • “学空不证”之研究

    大乘般若倡导一切法空,以法性空为修定所缘,依同一所缘既修止又修观,故说:“系心空缘,摄念入禅”[38]。  以空为所缘,摄心入定,对初发大乘心的行者而言,是相当危险的。为什么呢?《大智度论》接著回答:“...顺导师《成佛之道》p.316~324。  [38] 印顺导师《成佛之道》p.368,对于此系心空缘,止观双运,引发无漏慧的方法,曾有详述,今引如述下:“以无性空为所缘而修“观察”,名‘有分别影像’。...

    释如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3345081.html
  • 谈印顺导师对大乘是佛说之判摄要领

    大乘经,但大乘法的基本要义,已相当完备了。……大乘法的最初传宏努力者,是大众系的圣者们[38]  二、从大乘经论的集出上来看:要谈论大乘经典,必先了解佛教圣典的性质,知道他怎样的流布人间。在无常法则下...大乘是佛说论”p176,《空之探究》p,《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与开展》p。  [38] 以佛法研佛法》“大乘是佛说论”p176  [39] 《以佛法研佛法》“大乘是佛说论”p181。  [40] 《以佛法...

    释如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3545083.html
  • 《俱舍论·世间品》所记有关“缘起”一词的词义对论(2)

    意义, 虽然吾人在义理上,可藉由经量部所谓“ 过未无体”之说的“刹那灭论”来理解真谛译文的意思, 但这显然是另一层面的义理而非此一偈文的脉胳之义。( 注 38)  至于奘师之译 , 所谓 “彼应先说故”... 注 38) 此一偈句是文法学者就其专业的立埸而批判论主由  词构分析而来的词义解释。因此,偈文确切的意思  当该在此一梵文语法规则的脉胳上加以表出。然而  ,真谛或许已然警觉到此间有著语法学上“不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5045281.html
  • 四谛顿、渐现观之初探(2)

    宫下晴辉:﹤现观边智谛现观﹥《佛教学セミナ一》第47号。大谷大学佛教学会。1988年5月  8. 兵藤一夫:﹤四善根につい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38卷第2号。日本...相当。见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364。  [37] 汉译《南传》18〈相应部〉六“谛相应”(p.324);《杂阿含经》卷16(大正2.110c)。  [38] 《无碍解道》〈现观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0245315.html
  • 印顺的中国古代神话研究

    ,达到同声相应与同气相求的境界,形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感应思想,一直在中国文化中起著作用。[38]印顺认为中国音律的变化,是与大自然季节的风行流动有关,认为大自然气化的动态是有其定律的,而音律也是按时而...音乐来行王道,所以要纠正使民淫乱的“淫声”,进而形成“正乐”与“邪乐”的对立。这样的态度不是从民众的立场来理解,其标准是有待商榷的。同注释459。  [38] 同注释1,页466。  [39] 邓启耀...

    郑志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1645348.html
  • 如来藏之初期及其思想之研究

    推定《如来藏经》为公元二五○年左右所结成是合理的。 (注37)   至于「正法欲灭八十年」,或「四十年」「护持正法」之说。虽只是这一、两部经典之说法。(注38)但却突出了对如来藏思想之重要与护持。...二四六页。「时代及其背景」之二○一注----见三四三页。   (注 38) 除《央掘魔罗经》、《大法鼓经》有「正法欲灭八十年」或「四十年」「护持正法」之说外,依笔者所查其它经典乃至如来藏系列之经典亦无...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3145387.html
  • 法藏之心识观的特色

    (观念)各有偏重,然据法藏所信,在华严法界中此四教所 说均可共存而圆融无碍。(注38) (三)、在说明上述无碍法界之“心”的作用时,法藏常借用《大乘起信论》中之一心开二门真如门...,谓形夺两亡,理事无寄 。下经云︰不坏相有八,无相亦无相等。”(注38)同上。“就教会者,或得名不得义,如小乘中但闻阿赖耶名。 或得名得一分生灭义,如瑜伽等。三或得名得全分义,如《...

    邓克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3445394.html
  • 从智圆思想看佛法与儒学之交涉

    智圆谓其“学天台三观于奉先法师源清”(注38),“忝 受龙树一性之宗,智者三观之学”(注39),此即依源清法师 受学,而悟龙树般若性...下寂寥何所有 竺干经卷仲尼书” --------------------- (注 38) 《闲居编》卷一六,〈记梦〉,《卍续藏》第一○ ...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3445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