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书时代和注释时代以及经典时代之前探源时代来划分瑜伽唯识学由源流、经独立、大成直至完成、分流的历史线索,[1]再如铃木忠宗,则以人物为经纬将瑜伽唯识史区分为原始时代、弥勒——无著——世亲时代以及世亲...[5];世亲依止于无著的规模,贯通大小乘教相,完善唯识教理,旁通如来藏系思想,[6]集印度佛学之大成;其后的论师谨守唯识家法,各畅己说,除安慧外鲜有涉及法相家说的[7],瑜伽唯识教义曲尽精微,也趋近...
张志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3749690.html
-
,而是廿五字,多出了“多功德”和另一“多”字(注1)﹗原来,在石刻原文中,是将持名利益分为多功德﹑多善根﹑多福德因缘三类,这显然是对经文的发挥之谈。灵芝...ldquo;不定”往生,即可能往生也可能不生(注5),其关键在于信愿是否深切﹔而达到一心不乱必定往生(这是在有信愿的条件下说的)。所以民国间台宗大德宝静法师在讲述《要解》时说:&ldquo...
宗舜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5449731.html
-
全国造成如许深广的影响,由达摩传来的心灯,也不一定就历史地传到弘忍的手中。宋/赞宁说:“忍与信俱住东山,故谓其法为东山法门。” (1)道信与弘忍在禅宗的历史上,被后人相提并论。
...。” (5)隋大业间,被正式许度出家,编籍於吉州(6) (治所在今江西吉安)。住吉州寺时,贼围吉州城七十馀日,道信教全城合声同念“般若”,贼人见大力士现於城角,威猛...
宗舜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30149748.html
-
(投生后所遭遇的苦)为果。 十二处-1.眼处、2.耳处、3.鼻处、4.舌处、5.身处、6.意处、7.色处、8.声处、9.香处、10.味处、11.触处、12.法处(心的对象)。1-5是五种物质的感官;7...三十八种业处[1](即:禅修方法)当中,选择自己的心所喜爱的业处作为行处,而在行走托钵时把它带着。为了令这一点更清楚,应当明白以下四项:于此,(1)有位比丘(在托钵时把他的业处)带去,但并没有把它带回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34349839.html
-
关系。
五蕴各蕴的质量互变规律,详细说来就是:
1、物质身体的质量互变规律;
2、思维思想的质量互变规律;
3、感觉感受/情感情绪的质量互变规律;
4、行为活动的质量互变规律;
5、意识生灭...人死永灭论与人死续存论(三四)
1.3.5 泛谈
1.3.5.1 是谁永灭
我们常常听人们说人死永灭,这里所说的“人”到底是何含义?前面我提到,人的构成离不开五种基本要素——...
思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1749927.html
-
人死永灭论与人死续存论(三一)
1.3.1.2.5 意识与业力关系 在前面,我已经点明精神世界与客观世界普遍联系的纽带是力,那么意识与力的关系究竟如何呢?这在佛经中说明的很详细,下面以《...。在佛教中,由于翻译因素,所以五蕴又被译为五阴。色蕴被翻译为色阴,受蕴被译作受阴,其余依次类推。下面就不作解释了。 1.3.2.1.1 色蕴 在《持世经?五阴品》记载: 持世,何谓菩萨分别五阴...
思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1849930.html
-
净土宗
引 言
半个世纪前,太虚大师讲过:“中国佛学特质在禅。”(1)禅在中国佛教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和地位。但是,禅修与念佛一样,同为佛教的基本修行方式,乃各宗各派...借用,变读ㄔㄞ(惭音,阳平)。《玉篇》“示部”说:“禅,静也。”(5)禅是Dhyānā的译音“禅那”的略称,意译则为静虑。在中国...
宗舜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5650008.html
-
伯希和考察笔记当中对供养人画像题记的抄录,也使得《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成为我们今天研究供养人画像的最为原始也是必不可少的资料[1]。鄂登堡探险队在莫高窟的工作,抄录洞窟壁画题记也是他们的主要工作与收获之一,只是资料一直未有公布,使学界难知其详[2]。其后中国学者在进行敦煌石窟艺术的考察过程中,也对供养人画像多有注意,如有贺昌群[3]、张大千[4]、谢稚柳[5]、何正璜[6]、李浴[7]、石璋如[8...
沙武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51350049.html
-
清晰地昭显出来,[1] 故其依缘起立场所消解者尚多只限于作为认识和实践之主体的实体性人格自我(人我,人我执),这一点最突出地表现于部派佛教中势力最大者之说一切有部的教义体系中。其教义总旨即所谓“法有我无...》〉(即俗称的《金刚经》,属大本般若经的第九会)中有如下一些极具代表性的表述:[5] 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
吴可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0150150.html
-
时代???净土教?受容???形成一主? ??造像铭??关联????──〉、《佛教文化》1。93页-5页。
(注35)冢本善隆,《冢本善隆全集》第 2卷、259页~261页。
(注36)冢...昙鸾的回心 昙鸾( -542)是中国北魏时代奠立所谓“昙鸾─道绰─善导系”净土思想的一位先驱者。彼有《净土论注》、《赞阿弥陀佛偈》以及《略论安乐净土义》等著作留传于世 (注1)。其中,《净土...
陈敏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1150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