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一般底将依师语、相似语、格则语、合头语口传心授,印板上次第排布,参来参去,参得一肚皮禅,三年两岁依前忘却。到处争胜负,彼此人我,无明桓天。”34又说:“你...直指集》卷上,《续藏经》第1辑第2编第13套第2册第136页。
33 见《归元直指集》卷上,《续藏经》第1辑第2编第13套第2册第125页。
34 《真歇清了禅师语录》卷下,《续藏经》第1期...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0449182.html
-
分上的西方,的确真实不虚。于是我们有了信、愿、行。
就广义而言。随著念佛的深入,我们固有的观念会有所转变。所谓往生西方的问题,在僧肇大师的《物不迁论》[34]中,有“观方知彼去,去者...34《肇论》,大正藏45,151上。
35《百论》,大正藏42,239上。
36《证道歌》,大正藏48,395下。
37《坛经》疑问第三,大正藏48,352中。
38《坛经》坐禅...
静波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静波法师|净土与净心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1349208.html
-
内“每日讲乘,五轮方驾”,而且不分年德门派,各展所长,互相为师。[34] 晋王杨广召日严寺大德入内行道,讲《净名经》。该经为大乘要籍。吉藏为三论宗主,“三论所斥,略辨四宗”,其中就有“排成实”,[35...高僧传》卷7〈法朗传〉(《大正藏》册50,页477)。 [33] 《续高僧传》卷14〈慧頵传〉(《大正藏》册50,页534)。 [34] 《续高僧传》卷14〈慧頵传〉(《大正藏》册...
王亚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2149226.html
-
rdquo;[34] 认为伦理原则是任何人都必须遵守的,所以具有最高的价值。孟子也说:“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35] 认为理、义这些伦理原则是人心所共同肯定的。荀子则...《大正藏》册52,页660上。
[33] 见葛洪《抱朴子外篇.审举篇》引。
[34] 《论语.雍也》。
[35] 《孟子.告子上》。
[36] 详见《荀子.礼论》、《荀子.荣辱...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2649239.html
-
权衡盛则。久而遂许,故得此论行焉。大师理谴三贤,独授庸拙。34 窥基建议十释参糅的理由,是诸师制作释论,“虽文具传于贝叶”,但“义不备于一本”,诸家持论有所不同,不能集中于“一本”,更重要的是,...瑜伽论研究》,岩波书店版。 32 本论译出年时,传有异说,深浦正文博士曾详加考订,本文取成说。 33 《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大正藏》第43卷,第229页中。 34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
张志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0949332.html
-
层面、实存主体层面、终极关怀层面、终极真实层面等[34] 。傅伟勋依据东方文明的特色强调人类意义探索的层面,标举生命对种种价值或意义的探索、取向与抉择。 “终极真实”是一种超世俗经验的价值意义层次,前...胜义谛到世俗谛〉(《从创造的诠释学到大乘佛学》),页308。 [33]) 傅伟勋,〈生命十大层面与价值取向模型〉(《学问的生命与生命的学问》),页268。 [34]) 同注33,页260~261。...
郑志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4949425.html
-
31](《金鬘》,34),此法身佛常以净光报身的形式,对证悟的行者示现;因此,直接自金刚总持报身受持了法教的印度大成就者帝洛巴,就成为藏传「噶举」教派的第一位始祖。依照金刚总持的教授与指示,「当一位上...我是你的姊姊赐喜。假如你要找到真正的牛只,就到菩提树林里去,在那儿,清净的空行母持有口耳传承的法教。」[32]这个丑陋的女人,是乌仗那[33](空行母净土)[34]的空行母之一,她给了帝洛巴带有象征...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5249433.html
-
肉就等于是共犯的行为。 —爱默森 34.除非你能够拥抱并接纳所有的生物,而不只足将爱心局限于人类而已,不然你不算真正拥有怜悯之心。 —史怀哲(Albert Schweitzer)德国大慈善家...刺激性)。 33.鲜少运动、食用大量牛排的富商巨贾,罹患肾结石的比率最高,而且男子患肾结石的比率比女子高二至四倍。 —寇欧博士 芝加哥大学医学教授 34.我们吃了稍有腐坏的肉、鱼,就有剧烈的...
海涛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30949764.html
-
特德的。[34]
慈悲是不能离开众生的个别特殊情境,慈悲者以众生的需求与情感的回应为核心泉源,因此,有情的世间必然也是慈悲的体验世间,随著慈悲心而长养生态的良知,应是个自然的方式。
三、不...
[32] 同上。
[33] 见《妙法莲华经》,《大正藏》七册,页五○中至五一下。
[34] 见印顺导师《学佛三要》,台北:正闻出版社,页137。
[35] 以下的论述,见方...
林朝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34349840.html
-
行为的结果,强调好的结果出自于好的行为,坏的结果则来自坏的行为(即所谓“善果从善因生,恶果从恶因生”[33])。就此而言,佛教的目的论伦理学,同时又是结果论的[34]。 “业”既是行为,同时又是行为...》第二册No. 99。 [32] “业感”一词是玄奘所用的特殊译语。参同蓝吉富主编前书第八册页4722以下。 [33]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二,《大正藏》第二十四册No. 1485。 [34] ...
张善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34449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