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283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永明延寿与中国佛教新趋向的形成

    是缙云仙都山(今浙江省缙云县内)人,他立下一生弘扬净土的大愿。学成之后在睦州(今浙江省建德市)弘化净土,教人念佛。当时睦州一带家家念佛,人人念佛,被人们称为“善导(净土宗创始人)后身”[注34]五代... [注17]。  [注33] 参见《摩诃止观》卷二。  [注34]〈少康传〉,《宋高僧传》卷二十五。  [注35] 同 [注17]。  [注36] 同 [注23]。  [注37] 同 [注23]。  ...

    陈荣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1852002.html
  • 变文研究述评二题——敦煌变文研究回顾与思考之一

    239—242. [33] 仝上揭[13]。 [34] 文刊《文学遗产》1989(1). [35] 详参裘锡圭《〈神乌赋〉初探》(刊《文物》1997年1月号)、《汉简中所见韩朋故事的...面作了深入细致分析后,程先生说:“我们有理由设想,变文是在我国民族固有的赋和诗歌骈文的基础上演进而来的。”26年后,程先生在《敦煌俗赋的渊源及其与变文的关系》中,[34]再次重申他这一看法。 程...

    张鸿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4152057.html
  • 清代以来嘉义市观音信仰寺庙类型之发展

    住持,其后对寺貌之整顿,增设禅房、客室,成为名符其实之完善寺院。民国五十三年的住持为释开正,当家师为释永晟,管理人陈斗渊,副管理人为江旺根。[34]民国六十六年(1977)住持仍为释开正、监院释永晟、...-----------------  [34] 同注22,谢石城前引书,页254-256。  [35] 同注28,朱其昌前引书,页401。  [36] 〈圆福寺调查记录〉2001年2月1日,市政府档案...

    颜尚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2752283.html
  • 地方感与大地僧团 —史耐德佛教环境哲学再探

    健康的运作的机能。在生态学术语中,生物群聚在演变的过程中称为“过渡期”(Seral stage),在最后稳定的状态期称为“巅峰期”。[34]史耐德认为“巅峰期”(climax)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且内部的...国立成功大学台湾文化研究中心发行,民国86年),页101~116。  [33] 吴美真译,《沙群年记:李奥帕德的自然沉思》,页352。  [34] 参见郝道猛编著,《生态学概论》,台北:徐氏基金会,民...

    林朝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2752284.html
  • 净影寺慧远判教观的再考察

    ----------------------------  P.83  的根据,因为《大智度论》里有须菩提已听闻过《法华经》的文字[34],这就意味著难以遽然判定《法华》与《般若》何者先说[35]。二...始过四十余年。”(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五〈从地涌出品〉,《大正藏》第9册,第41页下。)   [34] 此指《大智度论》中的如下一段文字:“须菩提闻《法华经》中说‘于佛所作少功德,乃至...

    冯焕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2952287.html
  • 有关阿赖耶识语义的变迁

    各品之间的次第,却充份表现出其由《般若经》到《华严经》的过渡[34],也就是说由“空”的思想,迈进到“唯心”的思想。其中,<心意识相品>可以说是一个重要阶段,因此,在这个地方,对“阿赖耶识”一词的语源...到蕴、处、界一切法的是化地末宗。参见氏著《心意识论??见??唯识思想史》(东京: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1935),pp.33-34。由此可见大众部的随眠思想尚未达种子说的型态,但从其将随眠视为烦恼之...

    陈一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752378.html
  • 智藏与寂护的二谛思想以及对唯识思想的收摄之比较

    280-282。  页34  半部观初期、中期、后期三时期的中观派历史发展的描述部分(页1-33)与《佛教中观哲学》第四章一小部分(页124-126)。  另外,还有特殊的历史发生法。它动态地探看一个系统...211-226。  页34  (4)主题式探讨  选一个主题,此主题可大可小,来加以探讨,此为主题式探讨的方法。相关的主题与论文如下:  (a)有关寂护外界实在论的批判之主题  如菅沼晃<《摄真实论》...

    曹志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852379.html
  • 智顗的“三谛”思想及其所依经论(1)

    了极为严厉的批判:  天台家,本前一颂 [34],发挥他的三谛论。在中观者看来,实是大有问题的。第一、违明文:龙树在前颂[35]中明白的说:“诸佛依二谛,为  --------------------...的道理。(详见《大正藏》卷25,页59,中-61,中。)  34 指“因缘所生法”等四句。  页80  众生说法”,怎么影取本颂(指“因缘所生法”等四句),唱说三谛说?这不合本论(指《中论》)的体系,...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852380.html
  • 古奥义书(Upani.sads)与初期佛学关于自我沉沦概念之比较与评论

    人所畏惧者;人因苦所以不能解脱。[34]愚者受无知所遮盖,因无知所以有所渴爱,因此,不能净化自身以终止苦的影响。智者也如愚者同样为无知及渴爱所苦,但智者知如何以自我改造来净化自身。[35]对于智者与...Chand. 7.1.3,7.  31 Katha. 2.12.  32 Isa. 6-7.  33 S. 35.2.5.103.  34 S. 1.6.5-6.  35 S. 12.2.9.  36 S. ...

    林煌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2052384.html
  • 历代文献中的慧能“心性”思想探究

    的表现形式──指万法之真性而言。[34]“般若”是指“般若智慧”。“摩诃般若波罗密”,其义涵就是指以智慧去了悟万法之般若自性。应注意的是,“般若”在此并非仅指人(心)之自性,亦指(日月星辰等)“万法”...都是不同的喻说而已。  56. 请参阅杨慧南、洪修平、楼宇烈等人禅宗研究中的相关说法。  57. 同注26页27-28。  58. 同上,页33。  59. 同上,页33-34。  页101  义而不动...

    张国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2252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