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焉。(33) 依照慧皎《高僧传》卷二《昙无谶传》,在于阗取经本有两次:后于于阗更得经本中分,复还姑臧译之。后又遣使于阗,寻得后分,于是续译为三十三(六?)卷。(34) 译出的时间,慧皎讲是北凉...与昙无谶译经的同时,另一位中国求法僧智猛在印度也寻得一部原本。《出────────────(31)《大正藏》卷55,页102下。(32)同上,页103上。(33)同上,页103中。(34)同上卷50,...
王邦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3546038.html
-
”的本体的“用”或具体表现33,于此可见,佛教的“性海一慈悲”思想与儒学的“仁”的思想是依据于同一本体而产生的,是同...,要了解佛教的“性海一慈悲”思想,最主要的是当阅读“《华严》及心宗、相宗之书”(《仁学》,见《谭嗣同全集》第293页)
33 “乙太&...
陈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1646112.html
-
循妙理,兼欲寻胜概。何独谢客游,当为远公辈。…… 素愿徒自勤,清机本难逮。累幸忝宾荐,末路逢沙汰。 瓠落名不成,裴回意空大。逢时虽贵达,守道甘易退。…… 予亦返柴荆,山田事耕耒。[33] ...------------------------------------------------------------------------ [33] 见《全唐诗》卷150。 [34] ...
张 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1946118.html
-
“乐天知命,何忧何虑?安时处顺,何怨何尤?”[32] “祸莫大于无足,福莫厚乎知止。”[33] 这种安贫知足的人生态度,乃至最后隐遁山林,笔者认为应是在见识与经历了许多变故后,内心经过一番的挣扎和调整...朴子》,页267。 [31] 见《抱朴子》,页269。 [32] 见《抱朴子.外篇.名实》,页269。 [33] 见《抱朴子.外篇.知止》,页260。 [34] ...
彭慧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5046188.html
-
,都计壹拾陆事。[33] 其他入唐求法僧所请得的天台宗经疏还有很多,在此不赘述。 日本僧人刻意搜求天台教籍,同日本国内天台宗的盛行有著密切的关系。而日本天台宗的盛行,又同唐代盛传的圣德太子为南岳...124~125,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32] 《入唐新求圣教目录》,《大正藏》册55,页1078。 [33] 《智证大师请来目录》,《大正藏》册55,页1102。 [...
沈海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5546197.html
-
, P.657上 11.参阅法华玄义第五下,大正33, P.745下 12.参阅华严经孔目章第二,大正45, P.553上
157...maha-karuna`)(33),大乘的十八不共佛法(34),指的是: 1.身无失(`nasti tathagatasya skhalitam`) 2.语(口)无失(`...
张 瑞 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5946205.html
-
两京成为全国禅学的中心。他的弟子普寂、义福,在他死后仍享有大名。 普寂修撰杜朏的“传法宝记”(注33),将净觉的“楞伽师资记”中,以求那跋陀罗为初祖的法统(注34),改成以菩提达摩为初祖的传承。...(30)优婆膻驮(31)婆难提(32)那伽难(33)达磨尸 梨帝(34)龙树(35)提婆(36)婆罗提婆菩萨(37)破楼提婆(38)婆 修跋摩(39)毗票慧多罗(40)毗楼(41)...
陈清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0246209.html
-
Kosala ),再折回今日印度安达罗河省( Andhra )之室利卡 库南( Srikakulam )一带之楼阁城,参访船师。现在亦有印 度的造船场设在此地区。如图四。(注33...(Ramayana)之妃子西妲(Sita)亦是为该 岛上酋长所掳。
(注 33) 同注25,页957。
(注 34) 拙译《印度通史》...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0546214.html
-
,当直除灭,勿扰其心。” 注33维摩诘告诉优婆离,不要增加两位比丘的罪咎,应当直接解除他们忧疑恐惧的思想,不要扰乱他们的心境。 显然,慧能禅宗吸收了《维摩经》中的这一思想,视戒慎恐惧、诚惶诚恐地...1993年10月版,第48页。 注32 同上,第49 页。 注33《维摩诘所说经》弟子品第三,《大正藏》卷一四,第541页。 注34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卷二,中华书局1962年11月版,40...
王月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1646240.html
-
非法相应”,也不是修习清净行的根本----“非梵行本”。它们都无法趋向智慧、觉悟和涅槃----“不趣智、不趣觉、不趣涅槃”;因此,释迦不去追究这些问题的答案(注33)。------------------------------
(注 31) 详见前书,页804下~805上。
(注 32) 引见前书,页805中~下。
(注 33) 释迦所拒绝回答的这十个问题,后来被称为十种“无记”(...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1846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