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一卷,分成释名、识体性、辨一异、明相状四部份。主要的立说根据,依然是《大乘起信论》(注51)。《普劝僧俗发菩提心文》很短,其中除了两小段说明“菩提名义”和“菩提心体”之外, 其余内容大多是“劝....,民国七十三年)。 (注 49) 见大正, 册四五, 页三七五上~四○八中。 注 50) 见大正,册四五,页六五一上~中。 (注 51) 见大正,册四六,页九八七上~九八八上。 (注 52) ...
陈玉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845595.html
-
注48 同上注〈卷之一?南都会语〉,页138。 注49 同(注25),页588。 注50 同上注,页595。 注51 同(注10)。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1045619.html
-
色法,加以概括,产生艺术形象和艺术美。 3. 使画的意境寓于艺术形象中,而表现为艺术美(注 51 )。宗 炳两次使用“形”、“色”二字, 采用伍先生的说法,前面的“...认识论----言象意之辨〉。 注 50 以上解释,采用陈传席先生的注释,见氏著前揭书,页133。 注 51 见氏著前揭书,页13。 注 52 前揭书,页...
林朝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1045620.html
-
理论建构,在诗而不在禅, 不是禅之义理架设使之发展如此,也不是“诗人以参禅之法 用之于诗”,而是藉仙道禅佛哲理之与诗相通者,来点染、 来阐发诗中奥秘(注51)...桂冠联合出版,页101。注48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第二册,页333。注49 龚师鹏程《诗史本色与妙悟》,页142。注50 同上,页145。注51 同上。注52 同注48,页144。注53...
林素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1145622.html
-
学报》。No. 2, P. 51。 【10】林克智:(2000), “金陵刻经处与近代居士佛教”:《祥和洒脱之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11】Welch, H.(1968),The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2845657.html
-
)页一四三~一六○。 (注 50) 参北京版,西藏大藏经,V.154, Ja, 60b 5-61b 2。 (注 51) 此处原为Tshig-don (句义)。由于《现观论》之注疏中没有名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145667.html
-
暗示那是一位中国学者的作品(注51)。唐代初期于适用的疏释中法藏所作的大乘起信论义记,及大乘起信论义记别解(注52)甚引起昙旷的热心去 74页 专攻于此,而他应从彼获得利益。对于此我们将以后再说。 ...
巴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345670.html
-
宋高僧传,大正卷五○,734~735页。 (注 49) 同上,735页。 (注 50) 大正藏一六六六号及一六六七号。 (注 51) 梁启超:大乘起信论考证,23~30页。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445671.html
-
正闻),页110-111。注018 见海德格《同一与差异》(以下简写为ID)P.65。注019与注20:ID.,P.62。注021 See ID.,P.51。注022 与注023:见海德格《论理...
蔡瑞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845682.html
-
则无常即“空”,“空”即无常。无常与“空”一有为法,故皆属生死,非“涅槃佛性”也(注51)。在此他视“佛性”不属于《般若》“空义”,且贬“空义”为“有为”。但镇澄依然视两者为不同层次。他的说法如下:
...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945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