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983篇,用时10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祖真容—中国石窟寺探秘

    1. 52 米,但却运  用高超的雕刻技艺,把整个窟形装扮成了一所富丽堂皇的大厅。石窟的里面 主次分明、尊卑有序地刻出了 16 位人物,当中端坐在龙头椅上的是一位国 王,头上戴着云南古代少数民族特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32256037.html
  • 佛法是一种本体论吗——比较哲学视域中对佛法基本要义的反思

    ) ,至于有为法的生灭有无,则是法体随众缘力而起现的结果。如《顺正理论》卷52谓:  法体虽住,而遇别缘或法尔力,于法体上差别用起,本无今有,有已还无,法体如前自相恒住。……故有为法自相恒存,而胜功能...

    傅新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83856178.html
  • 论佛教的自杀观

    亚初篇矣。检寻律藏,不见遗为灭爱亲说要   方,断惑岂由烧己。”(52)   至于菩萨舍己救人的行为,他认为:   “投体饥虎是菩萨之济苦,割身代鸽非沙门所为。&...

    恒清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95156221.html
  • 论究“有灭涅槃”对印顺导师初期大乘菩萨观之启发性

    ─不生,不住,不灭,所以思惟涅槃而得定的,称为无相定。其中所说“涅槃无三相”的三相,是有部所说“无十相”[52]中的三相。因此,印度本土的分别说部也是同意“涅槃为所缘”的学说。  其实,这种体证灭谛的...舍利弗阿毗昙论》卷16(大正28,633b4~11)。   [52] 《大毗婆沙论》卷104(大正27,538b27~29):“无相三摩地,此定所缘离十相故,谓离色、声、香、味、触及女、男、三有为相。”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12656274.html
  • 莫高窟第98窟及其对曹氏归义军时期大窟营建之影响

    52页。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37—246页。王惠民《曹议金执政前若干史事考辨》,《段文杰敦煌研究五十年纪念文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第425—430页...25] 荣新江《关于曹氏首任节度使的几个问题》,《敦煌研究》1993年第2期,第49—52页。另见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37—246页。  [26] 邓文宽《张淮深改建...

    沙武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12856275.html
  • 夏鲁寺艺术中的汉族艺术因素与元代汉藏艺术交流

    婆罗门本生》,第52品《好寻法菩萨本生》,第57品《寂慧本生》,第53品《具慧本生》,第58品《龙王本生》,第54品《云本生》,第59品《鹧鸪本生》,第55品《镜面本生》,第60品《智能导师本生》,第...

    熊文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32556338.html
  • 僧肇的般若学-以动静观与般若智为问题核心

    或是“崇有派”的不以眼目心知认识物,而“与物冥会”的圣人之知亦是无知,都差异化了“圣人之知”与“世俗之知”,不过僧肇挪用缘起法和认知链的论证方式确实比玄学复杂得多而且“圣人之知”[52]也不同,此外...的知识。  [51] 即将认知者与被认对象对立起来二元化的认识模式,或是预设一个客观的存有物,认知者再来认知它的认知型态。简而言之,就是主客体的对立。  [52] 对僧肇而言是指般若真谛,对玄学则偏向...

    周延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75956493.html
  • 印顺法师与王恩洋先生

    以唯心为用,间或有所偏明,而无不开显体用无碍之真常。内合于玄理,外融乎俗事,至高至卑,无事而不真常本净,无往而不圆融无碍,达于形而上之妙有。千一百年之佛教,其空、有理论之发达,应作如此观。”[52] ...p.267。  [51] 《印度之佛教》pp.270-271。  [52] 《印度之佛教》p.304。  [53] 《读印度之佛教书感》《王恩洋先生论著集》第二卷,第三二七页,四川人民出版社,...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80856503.html
  • 〈渐次止观应摄属于圆教或别教 〉摘要

    法门”一科的禅修内容.它们是:(1)观不可思议境;(2)起慈悲心;(3)巧安止观;(4)破法遍;(5)识通塞;(6)修道品;(7)对治助开;(8)知次位;(9)能安慰;(10)无法爱.(大正46:52...(大正50:564b)   “正直舍方便”一句,出自《妙法莲华经》卷1:“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大正9:10a)   详见:《摩诃止观》卷5-上(大正46:52b-55c).   渐次止观应摄...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82556522.html
  • 解读 鸠摩罗什传 兼谈中国早期的佛教文化与史学(中)

    。[52]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些具体的例子。  六 遭遇魔波旬和说服盘头达多  在中国中古佛教史乘中,佛教僧人常在提到主人公觉悟的那一刹那,加入神异现象。比如魔波旬(Pāpīyas 或简称魔)出来对...

    陆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93856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