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532篇,用时13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菩薩瑜伽行四百論注.第七品斷貪愛的方法》初探

    》卷八43等,單稱《四百論》,此《四百論》加「瑜伽行」之語,不同的注釋者有不同的解釋,迦措(gyel-tsap)在他的注釋中說「這論文被寫的目的是用以幫助龍樹主張的了解,這階段的瑜伽修行使得那些具有...hataka.tiikaa, p.vii。San(1994, vii)。 41《大正藏》冊50, 頁187下。 42 《大正藏》冊30, 頁39上。 43 《大正藏》冊32, 頁298中。DSETH++...

    釋見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145583.html
  • 「梁皇懺」初探

    a又願某甲等,十方一切怨親、及非怨親、四生六道、一切眾生、各及眷屬43 在「奉為禮佛」與「仰願」的形式中,有二個對象:一個是禮懺者的「信施、檀越」,一個是禮懺者的「師長」。這二者中,「信施、檀越」是... 43 見《大正藏》冊45,第1909.經,頁931c~932a 44 見《大正藏》冊45,第1909經,頁943-944a 45 見《大正藏》冊45,第1909經,頁956c~957a 46 ...

    徐立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145584.html
  • 以憨山為例探究晚明佛教之「復興」內涵

    將失傳,清涼疏鈔皆懼其繁廣,心智不及,故世多置之。……志欲但明疏文,提挈大旨,使觀者易了,題曰《綱要》。」43唯恐華嚴失傳,又《清涼疏鈔》過於龐雜,為使讀者易於明白,所以寫《華嚴經綱要》。由此,約可略...頁135--172等。 43憨山:《憨山老人夢遊集‧卷五三》(台北,法爾出版社,1987),頁2975。 44 憨山:《憨山老人夢遊集‧卷十三》(台北,法爾出版社,1987...

    釋見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245585.html
  • 民國以來的漢藏佛教關係(1912-1949)

    1924年春﹐大勇在北京結識白普仁43﹐並一同閉關修法﹐而有緣接觸了藏密44﹐ 因此發了一個「融合日本西藏的密教而創設中國密教」的大願﹐並預備學習藏文 藏語﹐想到西藏留學。1924年9月﹐在胡子笏等居士...「至民七﹐ 潮州王弘願將日文之密宗綱要譯華傳布」。二年後﹐《海潮音》出刊﹐日後相關的文章逐漸增多。 19 李一超﹐《海潮音》15﹕3﹐民23年3月﹐PP.43。 20 見﹐《海潮音》7﹕2﹐民...

    梅靜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345586.html
  • 中國佛教早期懺罪思想之形成與發展

    之嚴淨,都有清楚地說明。此外,於諸多經典中常見的修法為:懺悔、勸請、隨喜、回向等四法,例如2、4、8、29、33、34、43等經所示。另編號23,東晉‧佛陀跋駝羅譯之《觀佛三昧海經》,以及...唱唄讚嘆,此情形與《僧傳‧唱導篇》所談相似。僧祐在唱導篇之後評論說: 唱導者,蓋以宣唱法理開導眾心也。昔佛法初傳,于時齊集止宣唱佛 名依文致禮,致中宵疲極,事資啟悟,乃別請宿德昇座說法43。...

    釋大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445588.html
  • 《诸尊身色印相明录》译注

     莲日上佛父金刚跏趺43 在莲花与日轮之上,佛父结金刚跏趺,  佛母莲花跏趺姿44住者 佛母以势结莲花跏趺之姿安住。  双身白胜乐轮我礼敬 礼敬白色胜乐轮佛父与佛母。  心咒:嗡析哈哈哄哄配 愿护我命...为食指与小指)极有力伸直竖立。  42 才仁格西解释,此处之蛇、梵天、帝释天象征贪、嗔、痴三毒。  43 金刚跏趺(rdor krung = rdo rje skyil krung)乃双腿交盘,左足...

    林纯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545589.html
  • 大乘二十二问(1)

    谨对:言涅槃者是圆寂义。圆谓圆满,具众德(注41)故 。寂谓寂静(注42)异苦障故。涅槃不同,诸教异说,就要而 言,不过四种:一者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众生(注43)...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645591.html
  • 大乘二十二问(2)

    ) 原卷及甲卷作“得”,今从乙卷。 (注 42) 原卷及乙卷作“净”,今从甲卷。 (注 43) 甲卷作“众生”,原卷及乙卷作“法”,今从甲...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745592.html
  • “发心”在汉藏佛学中之意义及其在宗教实践上之心理功能

    ,垢身得此将转成,无价之宝佛陀身,故应坚持菩提心。菩提心生一刹那,生死牢狱所系众,转名诸佛善逝子,世间人天同礼敬。”(注43)  《菩提心释》 (Sems 'grel)说:  “菩提心未发,毕竟不成佛...册三一,页五九五上。  (注 41) 见大正,册三一,页五九六中。  (注 42) 菩萨愿力不可思议的例子,可以地藏菩萨本愿和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为例。  (注 43) 见(注 31) 。  (注 44)...

    陈玉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845595.html
  • 试论《俱舍论》在佛教思想史中之价值 (上)

    从上表可以看出,有部的思业、表业、无表虽各有体,有表与无表业之体都可并入是大种所造色、形、声只是更为具体所造色而已。思业以心所为体,有四十六个心所。(注43)各业法体都是实在的。经部视表业,无表业以...~68下。   (注 43) 四十六个心所分为六类:大地法、大善地法各有十个;大烦恼所有六个;大不善地法有两个;小烦恼地法有十个;不定法有八个。见大正,29,pp.18下~21下。   (注 44...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0045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