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532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概念之研究与深思

    X “有佛无佛,相性常住,佛得如实相性故,名为如来。” (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卷十四,问相品第四十九(43)) 经文大意:佛得如实常住的相性,所以称为如来。...

    张 瑞 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5946205.html
  • 台湾区域性宗教组织的社会文化基础

    里、新美里与南阳里、薰风里(郭金润 1988:42-43),即是大甲街的商业区范围(洪敏麟 1987:135-136)。民国六十四年起镇澜宫改由管理委员会接管庙务,改制的原因即是炉主制时期为举办进香,...

    林美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0246207.html
  • 祖师传承说的石刻例证

    毗阇延多罗菩萨(42)摩帝 丽菩萨(43)诃梨跋暮菩萨(44)婆秀槃头菩萨(45)达磨达帝菩萨 (46)旃陀罗(47)勒那多罗菩萨(48)槃达头多(49)弗若密多罗 (...摩帝戾指罗菩萨(38)诃梨跋暮菩萨(39)婆秀槃头菩萨(40) 达磨诃帝菩萨(41)旃陀罗(42)勒那多罗(43)槃达头多(44)不若 多罗(45)佛大户致利(46)佛马驮悉达(...

    陈清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0246209.html
  • 三十七菩提分法及其次第开展与整体运用(2)

    天眼智明、漏尽智明。[43]  《中.161 梵摩经》︰  (梵志梵摩问︰)“三达有何义?”世尊以颂答︰“明达于过去,见乐及恶道;得无明尽讫,知是立牟尼。善知清净心,尽脱淫、怒、痴,  成就于三明,以此... [39] 大正.2,85a-14f.  [40]《杂.298经》大正.2,85b8及 b10  [41]《杂.251经》大正.2,60c11f.  [42] 大正.1,487b8f.  [43] 大...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4046274.html
  • 唯识思想的十二缘起说:以中边分别论为中心

    母腹中以因识为缘,相续果识前后次第而生....”(43) 此文中的重要点是说明随业识是因识,而相续识是果识,以 示在胎中的因果关系。虽然此文中没有《摄大乘论》所说的...

    叶阿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4246277.html
  • 再谈“浮屠”与“佛”

    这个字,它是企图用来代表 Avesta中的Buiti这个字的(Vibevbat,19,12,43此章约写于公元前二世纪中叶),新波斯文证明有*Buti这样一个字的,这个字与粟特文的pwty完全相应。学者...

    季羡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4646283.html
  • 初期佛教“空之法说及义说”(1)

    名相,例如: `sunnatanupassana`(空随观;见《无碍解道》`Pts` Ⅱ.p.43 l.9)、`sunnato samadhi`(空三昧;见 D Ⅲ.p.... 正慢无间等、究竟苦边。(注 43) 《增一阿含第37品第10经》:“无我者即是空。” (注 44) 如是, “...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4946289.html
  • 初期佛教“空之法说及义说”(2)

    (注 88) 见大正.2-50上。 (注 89) 同(注 75)§11-0-4(乙) pp.41~43。 ...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5046290.html
  • 龙树的中论用了辩证法吗?

    例如,清辨的《大乘掌珍论》卷上,就有一个备受攻击的论证:真性有为空,如幻缘生故;无为无有实,不起似空华(43)。 这首诗颂的前两句,可以改写成为底下的三支立量:所有依靠某些条件而产生的事物(缘生法),...48.《大正藏》卷43, p. 236(中)。49.同前书, p. 236(下)。50.同前书。51.结论中,原文没有“就最高的真实来说”一词。但是,在所有三支立量的结论,都加上这一词,乃是清辨论证的特色...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5546295.html
  • 《维摩诘经》与中国文人、文学、艺术

    人还道本无言。(注 48)───────────────(注 43) 苏轼〈王大年哀辞〉云:“喜祐末,多从事歧下,而太原王君讳彭字大年监府诸军,....多始未知佛法,君为言大略,皆推见至隐以自证耳,...

    王志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5646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