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看话的定义 143 第二节 看话禅的成立144 第三节 看话禅与公案148 一、 公案的语源 148 二、 公案的定义与目的 152 三、 看话禅与公案的关系156 第六章 大...
郑真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81659599.html
-
见先德之心矣。”(宋慧洪《石门洪觉范林间录》卷上,《续藏经》148,第600页) 其二,“益法道之特色是发挥石头明暗回互之妙用。”(忽滑谷快天《中国禅学思想史》第34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48,第621-622页)慧洪借临济三玄之说,将《参同契》明暗之说厘为三分,即“所言暗合上中言,明明清浊句”为体中玄,“本末须归宗,尊卑用其语”之下广言明暗之句为句中玄,“谨白参玄人,光阴莫虚度”...
刘泽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00560286.html
-
81册,文殊文化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58页。 23 蓝吉富主编《禅宗全书》第81册,文殊文化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147-148页。另见宋·宗赜著、苏军点校《禅苑清规》,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76-78页。 24 参见蓝吉富主编《禅宗全书》第81册,文殊文化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147-148页。另见宋·宗赜著、苏军点校《禅苑清规》,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76-78页。 ...
黄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3961518.html
-
佛教团体之间的冲击与互动143 一、录音对于梵呗修行功能的影响143 二、佛教音乐传统的松动145 三、新的弘法工具146 四、商品化的利弊147 第二节录音佛教音乐与社会大众148 一、娱乐欣赏的功能148 二、佛教音乐净化人心?还是扰乱人心?149 三、转变中的佛教音乐文化151 结论 153 参考书目157 附录173 -----------------------...
林美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13962076.html
-
故事 147 三.延州妇人故事思想之来源 148 (一)胡万川佛教密宗说 148 1.佛教密宗受印度教性力学派的染渐 1502 .佛教密宗的大乐思想 151 (二)高祯霙非佛教说 153 ...
王俪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33262193.html
-
792页中;《续高僧传》第十七卷,《大正藏》第50册,第562下-564页上;《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一之一,《大正藏》第46册,第148下-149页上;《佛祖统纪》卷第六,《大正藏》第50册,第179上-...藏》第51册,第151页中-下;《景德传灯录》卷第二十七,《大正藏》第51册,第431页上-下;《六学僧传》卷三,《卐续藏经》第133册,第468-469页;《高僧摘要》卷二,《卐续藏经》第148册,...
可 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342462664.html
-
18│ ├───┼────┼────┼────┼─────┼────┼────┤ │2000 │148.77 │86.18 │28。81 │25.00 │6.00 │294.77 ....46 │60.38 │ ├──┼────┼─────┼────┼────┼─────┼────┤ │2000│148.77 │20680 │12.61 │11.81 │71....
朱贻强博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30162989.html
-
字从“黑”表义,不当改为他字。 (8)“举一例诸足可知,何用喃喃说引词。”(148页)张华校注:“喃喃”原文作“谪谪”。按:“誧誧”不误,字从言或从口,于义顺畅,在唐宋文献中多用“谪谪”,可不改字。 (9)“只见饿夫来取饱,未闻浆逐渴死人。”(148页)张华校注:“‘渴死人’,原文作‘渴人死’。据文意当为‘渴死人’。”兰按:原文“渴人死”这种“动词V+宾语O+补语C”的动补结构表达方式在魏晋...
张美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43963274.html
-
之色147 三. 法华三昧之修法 148 Ⅰ. 修持二事148 Ⅱ. 修持四事149 Ⅲ. 现卅六事150 第四节 《法华经》之禅观语词 151 第五节 小结 159 第六章 《法华经》...
简秀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32563672.html
-
东汉初期,虽有腾、兰二位译师来华译经,但学界持有诤议,且此後七、八十年没有佛教活动记载,所以学者往往不以此为最初译经,而是取汉末建和二年(148)安息大德安世高来华为译经之始。安世高(名安清),本是安息国王子,但却无意继承王位而出家修行。他博学多识,笃诚信佛。来华不久,即通汉言。自桓帝建和二年(148)到灵帝建宁霄68—17二中,在华从事翻译佛经达二十余年。据《梁高僧传》载二刚後共出《安般守意经...
法 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70364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