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出家动机. 65 二、社会与佛门的差异. 66 三、出世与入世的融合 67 第三节 以弘扬佛法为终生事业. 70 一、戒和同尊的生活. 71 二、大众成就的佛道. 73 三、出家的...日本续藏经》第64册。 〈洪州百丈山大智禅师语录〉,《卍新纂大日本续藏经》第69册。 〈历朝释氏资鉴〉,《卍新纂大日本续藏经》第73册。 〈天圣广灯录〉,《卍新纂大日本续藏经》第78册。 〈...
邹秉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03256666.html
-
学报》 (哲社) 1988.5:67-73 邵敬敏主编 1994《语法研究与语法应用》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金允经 1996《被字句中 “被+NP”的特点》《汉语学习》 1996.3:...杨淑敏 1987《敦煌变文语法问题试探》《东岳论丛》 1987.5:73-7758 杨敦贵 1991《略论句子结构分析的更新--提要和暂拟比较》《福建师范大学 学报》(哲社) 1991.1:...
王文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32663673.html
-
解释为往生净土之身,“俗谛”为尽皇国之忠良,为国家尽道德。以今生“王法现世”之俗谛修“来世佛法”之真谛,两者相依相资不可分离。(注:[日]真宗教学研究所:《特集·资料·真宗と国家》,《教化研究》73-...真宗と国家》,《教化研究》73-74合并号,1974年版,130页,转引自小岛胜:《アジアの开教と教育》,法藏馆1992年版,第16页,注8。)西派更将“王法为本”作为“二谛相资”的核心,即以护法为名...
忻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40667610.html
-
有意识状态的存在仅是行动者所体验的那些”(1999:73);(二)其次,意识是作为一个统一的形式(unified form)而出现于我们的大脑中,虽然我们对后者何以能够把不同的感官刺激形成一个统一而连贯...存在哲学。据此而言,塞尔的心灵哲学虽承认“意志自由”,然而那是特别针对心灵的“自由与决定论”这个传统问题而说的(1984:86-99),并未说自由即心灵的根本特性(1999:73-80),所以他的心灵...
郑文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83570729.html
-
,余从之请问,规同矩合,义无乖异。陈慧注义,余助斟酌, 非师所传,不敢自由也。」(注73)所以「注经」和「讲经」 是同一件事。从当时的经注,我们可以了解当时中国佛教徒对 佛教思想认识的水平。 ... ─────────────────────────── 注73 康僧会,,《出》,卷六,《正》,LV ,页43 中-下。 注74 《出》,卷五,《正》,LV,页41中。 注75 道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10370840.html
-
非有想非无想处亦如是。
(6)小但超一,大能超九(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3)
复次,超越三昧46中,从初禅起入第三禅,第三禅中起入虚空处,虚空处起入无所有处。二乘唯能超一,...:
(一)知空?着,以禅相化众生 (导师《大智度论笔记》[A037],p.73)
菩萨知诸五欲及五盖,从因缘生无自性,空无所有,舍之甚易。众生颠倒因缘故,着此少弊乐,而离禅中深妙乐。
...
厚观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11350789888.html
-
三个“离法”,可于一切出世间心中决定同时生起,然于世间,则唯在欲界的善心中有时各别生起。“悲、喜”二无量法,除第五静虑,唯于其余的十二色界心及欲界的八善心[1~8]和八有因唯作心[73~80]的二十八...等于[41、42],但此处加精进。 [73~80],等于[1~8],但此处除去三种离法。 [81~89],等于[9~17]。 1950年7月4日于中国佛学院
...
叶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60239729.html
-
求人不杀生和不伤生,却不要求人用行动去帮助生命。”(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3页。)不杀生戒律并非出自对动物的同情,而是产生于“不行动”的普遍原则,“印度否定世界和人生的世界观建立了这一原则,教士们则试图在否定世界中实现它”(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3页。)。同许多欧洲人一样,施韦泽理解佛教的基本品格是...
魏德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40141048.html
-
《禅宗公案问答的十个格式》、杨新瑛(民73)《禅宗公案的基本法则及语言价值》、张育英(民84)《谈禅宗语言的模糊性》、杨惠南(民75)《论禅宗公案中的矛盾与不可说》等等。本文兹综合诸家之说,归纳思维...张育英(民84),见《苏州大学学报》一九九五年第三期。 杨惠南(民75),见《台大哲学论评》第九期。 杨新瑛(民73),见《慧炬》242/243期。 巴壶天(民67),见《禅宗思想与...
王立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32041741.html
-
。”73空宗破相显性的观法无非是以当下顿悟超脱遍计所执自性,从而证会作为本我的纯白之意。印度佛家首先在禅定的过程中将实在论见地还原为现象学观照,当空去五识身在意识宇宙的幻影后又以遮拨现象的空观泯灭...唯识论》,第377-379页。 [73] 见《楞伽经?一切佛语心品之一》。只有当第六意识以自证分证知自身时才会呈现藏识海上识浪汹涌的壮观景象。 [74] 熊十力:《新唯识论》,第393页。 ...
陈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43542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