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020篇,用时4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心禅话

    37. 尔勿崇饮,狂药非佳味,能使谨厚性,化作凶顽童。  38. 怒为万障之根,忍为百福之首。  39. 世人言忍,忍字最难,非大智慧,断然不能。  40. 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

    慧律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20739437.html
  • 由世间定到出世间定之修习

    行者作如是念:如五欲虚诳,色亦如是;如色虚诳,虚空亦尔;虚空虚诳,识相亦尔。是皆虚诳,而众生惑著即谓诸法。空无所有是安隐处。作是念已,即入无所有处。”(37)若论虚空处与无所有处之差别,前者心想虚空为缘...。  (37)、同(34)。  (38)、同(34)。  (39)、大正藏卷15 P293—294。  (40)、《菩提道次第略论》西藏宗喀巴著,大勇法师、法尊法师译于藏文,香港密乘佛学会、博益出版...

    如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30439503.html
  • 五十三参与人间佛教(上)

    我们忌讳它,刻意说它是邪恶或可耻的,或者把它和心理防卫投射出来的意念相结合,产生一种补偿性、造作性、虐待性或倒错性的性行为,那么淫欲就会变成邪恶了。”(37)   性之所以成为邪恶乃至于...)引自余德慧著《性在暗处起舞》,《张老师月刊》177期,台北张老师出版社,1992年9月。   (37)引自郑石岩著《清凉心菩提行》,页191,台北远流出版社,1989年。   (38)引自《...

    游祥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42439603.html
  • 《金刚经》研究(下)

    菩提,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心者,說諸法斷滅相。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752a)頁37這段說明如來雖不可從色身處求,但這不是說如來不能具...版。頁76。註37 參見Edward Conze,P.51。註38 參見吳汝鈞(1988),頁30。註39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鳩摩羅什的譯本中提到佛問須菩提 "三千   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45739645.html
  • 龚自珍对法华经的理解

        个主题, 龚自珍虽赞成天台「迹」 ( 前半部 ) 中有本,「    本」 ( 後半部 ) 中有迹,( 注 37) 但龚自珍反对是由「迹    」中生「本」,《妙法华》前、後二会,是二部经, 如...莲华经四十二问〉,《龚自珍全集》,页365。        注35: 同前注。        注36: 同前注。        注37: 同前注,页366。        注38: 同前注,页368。 ...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52039676.html
  • 贝叶系列(节录)A

    学佛百问》中(见:◆37页《你真的想往生西方吗?》),曾提到这一段往事,并深感懊悔地说:「唉!四十年前,自己学佛境界不高,对观音、弥陀的名号妄加分别,徒增家父的困扰,深自惭愧!但这也反映出一般人的执著...

    林世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52339680.html
  • 《维摩诘经》中直心、深心及其相关概念的探讨

    581b-        9~12 ) 4 参见唐迦才《净土论》卷上 ( 大正 47-        87c-10f )、 知礼《观经疏妙宗钞》卷六(大正        37-230a-28~29 )。 ...

    王开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52439682.html
  • 《大般涅盘经》的佛性论(上)

    574 下。                37 页    下入灭。 对於佛陀自诞生到入涅盘的整个生涯,小乘佛教视    为生灭变易的过程, 当化缘已尽时,即灰身入灭,乃是无常    、苦空、无我、...       阐提。 譬如大菩萨,满十波罗蜜,阐提亦如是,具足       十恶行。( 注 37)      除了《央掘魔罗经》之外,早期大乘经典也都陆续提及一    阐提。 《不增不减经》告戒众生...

    释恒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53139686.html
  • 《大般涅盘经》的佛性论(中)

    故不可断,因此, 一阐提也不断佛性,而终有成    佛的一日。    ──────────────    (注70)《大般涅盘经集解》卷 67,《大正藏》卷 37,页 591 上。    (注71)《...》卷37,页554上-中。                68 页 ...

    释恒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53239687.html
  • 吕澂与熊十力论学函稿评议

    超(1873~1929A.D.)所办的《庸言》上发表笔记,赞扬《淮南子》的思想,而指斥佛家谈空,使人流荡失守(注37)。梁漱溟则於一九一六年在《东方杂志》(注38)发表《究元决疑论》,引用法人鲁滂的「...文书局翻印,1962;湖北,十力丛书原版,1947。  (注5)台北,学生书局,1982,三版,P.7。  (注6)台北,明文书局,1987,p.37。  (注7)原书,p.208-219。  (注8)...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91539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