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002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東初老人簡譜(2)

    泰戈尔大学诸多问题,随以《中印佛教交通史》赠予胡君。参观尼黑鲁大学,并至圣雄甘地墓致敬。  27日,离开印度。在印度先后二十几天,从加尔各答到新德里,历经东、中、北、   p. 38  西印度,几乎走了...   [36] 寿民(案:即后来之成一长老,当时尚未出家)〈东初法师掩关记〉(《人生》vol. 3, no.2,p.8)。   [37] 同上。   [38] 寿民〈东初法师掩关记〉、圆明记〈智光老...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1444711.html
  • 探究《无量寿经》的人间性思想

    84,193a)。  2、大正55,626c。  3、详见香川孝雄氏《无量寿经?诸本对照研究》页7~38。  4、答曰:「──复次是中二种菩萨,居家出家。善守等十六菩萨是居家菩萨,跋陀婆罗(秦言善守)...

    释慧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2744746.html
  • 从《佛说善生经》看佛教的家庭伦理观

    、比丘尼不得骂谤比丘、不得说比丘过失等八条。详见《中阿含经》卷38等。[14]见韩愈《师说》。 ...

    业露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64044945.html
  • 菩萨之大悲心初探

    是“泥菩萨过江”了!所以《维摩诘经》卷中〈文殊师利问疾品〉云:“作定观时,于诸众生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38]是故菩萨所行当须随时谨慎念头的生起,当起了不当的念头时即应警觉而舍,如此下化众生的...[37] 《注维摩诘经》卷五?大正三八,378a  [38] 《维摩诘经》卷中〈文殊师利问疾品〉大正十四,545a  [39] 《佛光大辞典》p.3445。  另“波罗蜜”随语源的不同而有“最高、完成...

    张旭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3045073.html
  • 试论《大智度论》中菩萨般若与声闻般若

    ;汝虽知空,众生不解;汝当集诸功德,教化众生,共入涅槃。……是时菩萨闻诸佛教诲,还生本心,行六波罗蜜以度众生”[38]。  所以,菩萨皆观诸法空无所有,不生不灭,若悲愿不切,是很可能在未完成佛道之前而...顺导师《学佛三要》p.99~101。  [37] 《智论》卷12(大正25. 145a)中,舍利弗施舍眼睛的例子。  [38] 另外,在《智论》卷35(大正25. 319a27)提到:菩萨为何不入涅槃...

    释印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3345080.html
  • 回向之初探

    以上的含义之外,在《相应部》(Sajyutta-nikaya Ⅴ, p.38,45,47,49)中,也有谈道:  巴:Idha bhikkhave bhikkhu sammaditthij ...的菩萨,亦即是柔顺忍的阶位,此时的回向是趣向无生。(大正38,437c8~9)若果,此处的回向也只是意志求得无生法忍罢了。菩萨证得无生法忍后,才是开始修习方便慧,教化众生。又从次第上来看,《维摩经》是...

    释印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3445082.html
  • 考證、典範與解釋的正當性:以《大乘止觀法門》的作者問題為線索[*]

    異,同時也可以得知:牟宗三在很大的一個思想幅度中,是希望「藉著直觀的體驗的思考模式來尋求『精神取向象徵』(symbols of spiritual orientation)」[38];因此,歷史考証對...36] 〈史學研究前景的我觀:方法及視野的一些反省〉,收入《讀史的樂趣》,台北:允晨,1991。 [37] 《中國哲學史》第三卷,香港:友聯,1990。 [38] 同註 35。 [39] 參...

    朱文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4445107.html
  • 欧美学界中观哲学诠释史略

    非有非无,因此也就不会发生世俗谛的「实化」活动。(Huntington,1989:38-39)  杭氏借用「不可共量性」概念来诠解中观的二谛论,重点在于释出批判解放的力量。与世俗谛不可共量的胜义谛是用来...

    林镇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5045120.html
  • 弥陀净土信仰对汉儒内心世界的影响

    等为碍也。以人信梦故,以之为喻。又梦是不然之法,无所施作,尚能如是,何况施其功用而不见也(38)。 上文慧远所提出的疑问,实是针对《般舟三昧经》〈行品〉而提出的,慧远所说的念佛章,实际上是〈行品〉的事...、讲谈社、1996年3月15日。(37) 同注(36)。(38) 大正45、224、b、c。(39) 在大正藏第十二册中,收录的《大阿弥陀经》是为吴支谦译的,但据藤田宏达氏的研究,提出此译本是支娄迦谶...

    释慧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5345124.html
  • 中国佛教美术研究之回顾与省思

    敦煌艺术成就的重要论文, 如〈十六国、北朝时期的敦煌石窟艺术〉、 ( 注 35) 〈早期的莫高窟艺术〉、( 注 36) 〈唐代前期的莫高窟艺术〉、( 注 37) 〈唐代後期的莫高窟艺术〉、( 注 38)...段文杰,〈唐代前期的莫高窟艺术〉,收录於敦煌文        物研究所编,《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北京 :        文物出版社,1987),第三册,页161-176。    (注38) 段...

    李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0445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