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利安社会的边缘发育成熟的革命思想,带有浓厚的现在有[25]的倾向。新兴思潮在向雅利安人聚居之北印、西北印传播的过程中必然与主张三世有[26]的印度教正统观念相讦格,小乘有部的三世法有说[27]、犊子部[28]的补特伽罗说[29]以及大乘有宗的阿赖耶识说[30]皆为新旧思想相互妥协的产物。一切有部的婆沙师[31]在原始佛教五蕴论[32]的基础上发展了思想史上最早的现象学方法,将其视为印度教禅定经验的...
陈强(博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5242048.html
-
得。 ◎年底考上巴利文第三级,取得“大比丘”(Phra Maha)的资格。 2475 1932 26 ◎弟弟育哥于七月成立“法施社”(Dhammadana Group)。 ◎着《跟随阿罗汉的足迹...2478 1935 29 ◎据巴利文藏经编译《佛说四圣谛》。 ◎到泰国南部边界弘法,着《泰国南部的佛教》。 2479 1936 30 ◎从《Sumankarkkvirasini》经中翻译诗歌《猪妖(魔...
佛使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83842104.html
-
,河西(道朗)云凡七十家’(注25)。至于这些人是谁?并没有说明。 若根据西藏所传,‘中论无畏注’之奥书(注26)或观誓之‘般若灯广注’第一章,都提到有八位注释家:龙树、佛护、月称、提婆设摩 (...’、‘七十空性论’、‘回诤论’等,合称为十万偈‘无畏论’(注30)。但亦常被个别流传,而以最具代表性的中论注释书独得‘无畏论’之名。他并认为此藏译‘无畏论’之注释极为古雅简洁、理路清晰、与‘十二门论’...
释惠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91342141.html
-
通本有种子,故不必需熏修,但译者却错解为动态的熏习。《起信论》则依据此错解,于真如无熏义处立动态的熏习,建立了真如与无明的互熏(26)。他还指责元晓与贤首法师以不思议熏与不思议变来解释真如熏习,亦完全...故是本觉。此本觉在唯识学中可对应正智,而正智作为有为法,似应可有熏习。但王恩洋先生对此亦予以驳斥。如果正智是真如,则真如就不应是无为法,亦不应遍一切法作为共相(30)。因此,王先生将真如限定为以遮诠所...
周贵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94642180.html
-
佛教徒潜心于修行,不以医术去染世俗、贪名利(注:《法苑珠林》卷30:"故律云,非制而制,是制便断,如是渐渐令法速灭。数见朝贵门首,多有疗病僧尼,或有行医针灸求贪名利,……致使秽响盈路,污染俗情。"(T...。 《十诵律》卷26,七法中医药法第六,主要内容为:以罗斯禅涂眼。比丘病疥,用苦药涂。舍利弗患风冷,服酥提罗浆;热血病/首庐浆。几种食疗法:"佛身中冷气起,……应服三辛粥。……乞胡麻、粳米、摩沙豆、...
陈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11042266.html
-
还有愿、悲、智、方便等缘起差别,方成之为利生的大用。 ★25 问: 实相念佛的要点是什么 答: 不著相,念自性。内照念头起处,不跟它跑即名念实相佛。 ★26 问...菩萨自觉已证,以慈悲心去觉悟一切众生,所以称为觉有情。 ★30 问: “法性尽地”是什么意思心密里如何讲即身成就 答: “法性尽地”即修到最后,非但无法可得,连所谓法性亦不...
元音老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21642346.html
-
精神导师进行了倾心的交谈,并发愿住世度众。离开时,仁波切为我们一一加持,然后由我陪同他回到了蜀都大厦宾馆26层的房间,里面已经有很多来自各地的眷属在恭候他。 即将分手时,他特意入定片刻并嘱咐我,为...挥手致意时,所有的人都眼里噙着泪水。一年来对上师无尽的思念,都化为了阵阵桑烟,袅袅地飞往蓝天。 车到霍西,30多辆摩托车行走在队伍的最前方,之后是100多匹由健壮汉子驾御的马队组成的开路大军。上师...
索达吉堪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34742448.html
-
坛经》作为传宗付法的依承。这从现存敦煌本《坛经》中也可以找到根据,如其中多次提到,“已后传法,递相教授一卷《坛经》,不失本宗。不禀授《坛经》,非我宗旨。”[26]"无...门下的传说并不一致。对照《神会语录》等,其在思想义趣与风格上也有一定的差异。[30]敦煌本《坛经》所记载的惠能十大弟子,以法海为首,以神会为末,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坛经》最初是由法海集记的可信性。日本...
洪修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42042492.html
-
问题,即佛教“空有”的问题;[25]第二,“方便(沤和)与般若”关系的问题。[26]〈宗本义〉很巧妙精扼的把大乘精神藉“空有”、“般若与方便”作了切要的说明。这是佛教大乘思想,也是龙树学极力阐发的论题...〈物不迁论〉展开论辩。关于这部分,江灿腾论证详实,本文不再重覆。江文认为憨山对〈物不迁论〉的认知,是诉诸“直观洞识”的主观体验;镇澄则诉诸“回归经点”的理智析辩。[30]黄百仪《僧肇〈物不迁论〉思想...
邱敏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42442496.html
-
],从社会教化的角度提出了三教一致论。南齐时的道教信徒张融临终时遗命“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法华经》”[[26]],表明他至死仍坚持三教并重的思想。针对当时佛道之间的争论比较激烈...统治者,梁武帝又承认“朕思阐治纲,每敦儒术”[[30]],就在他舍道归佛的第二年又下诏置五经博士,倡导儒术以治国。梁武帝还写下了不少融合三教思想的文字,这对佛教与儒、道的进一步融合发生了一定的影响。“三教...
洪修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42642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