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记约二百年)。此时代佛教创始,奠定其教说、实践、教团等基础,成立所谓初期经典(含律藏),依口诵而传承。38由此可知三枝氏对初期佛教下限的规定,与木村泰贤对广义的“原始佛教”的规定大体是一致的。 ...集成》,页3(省去原文加注巴利或梵文之字),台北︰正闻出版社,1971初版,1988年修订本初版。31 金冈秀友编《根本佛教》,东京︰佼成出版社,1976初版第一刷。32 如见于该书,页38,89,...
王开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2347035.html
-
一云: “何等为意?谓一切时缘阿赖耶识,思度为性,与四烦恼恒相应:谓我见、我爱、我慢、无明。此意遍行,唯除圣道现前、若处灭尽定、及在无学地。又,六识以无间灭识为意。”B38 从这一引文,...》31卷第136中。 B27B38B45《大正藏》31卷第666页上。 B29B31B33B37《大正藏》31卷第133页下。 B30《大正藏》31卷第...
徐绍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3947067.html
-
28】无为。
【29】不有【30】不相续。
【31】空【32】无常【33】无余。
白品第四颂:
【34】欲三种【35】延请。
【36】法【37】僧【38】‘为本...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4647084.html
-
觉得对此问题有必要参考葛玛丽提出的较为谨慎的观点,即回鹘文《弥勒会见记》抄本成书时代应在“公元九世纪”。[38] 这部作品中很多章节描写的是地狱的情景,讲述众生以其今生之善恶而得到的因果报应,凡今生...337页。 [38]葛玛丽《弥勒会见记:一部佛教毗婆娑论经典的古突厥语本(Maitrisimit. Faksimile der alttürkischen Version eines Werkes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5147098.html
-
经验的或超经验的,一元或多元,及内在的或外在的。从三论宗的角度看来,这些哲学的纷争是没有意义,而源自不了解〞语名空〞及〞般若无知〞的道理(38)。
简单地说,三论宗的〞语名空〞在指出语言概念...
郑学礼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1447151.html
-
pratijnalaksana` ),为于何处宗相可得?我无宗相,何 得咎我?” (38)可见龙树自己认为自己没有任何主张(宗 ,`pratijna` )。 既然龙树自己认为自己没有任何主张, 怎么可以说... 37 引见《大正藏》卷 32,页 14 中。 Back 38 同前书,页 19 上。其中,“宗相”是指“宗”(主张)的特微 (相,`laksana` )。 Back 39 这首偈颂是:“一切实非...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1547153.html
-
》上册,页49。
页11
正可以欲求的无限存在、意识和妙乐。[38]
后来,在他的另一部大作《超越后现代心灵》中,H. Smith 又再度企图透过东西各大宗教之比较研究证明:人类本具...
释如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1947161.html
-
佛道,品评优劣,言多朴实,没有虚
页38
诞夸示,张大其辞。[2]
牟子其人,早年崇信五经,并从儒家的立场而质难过神仙方术,且自比于孟轲之距杨朱。他之“锐志于佛道&...
宋立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5847259.html
-
《奉法要》中说五戒十善、祸福报应的如“全五戒则人相备,具十善则生天堂,全一戒者则得为人……十恶毕犯则入地狱”等,以及强调“三日斋”、“六日斋”等,[38] 其趣旨同《净度三昧经》,在这一点上可以说《... [38] 《大正藏》册52,页570下。 [39] 水野弘元〈原始佛教中的心〉,佛教思想研究会编《佛教思想9》所收。 [40] 《老子道德经》上。 [41] 《...
姚长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5947260.html
-
。任继愈先生在所撰〈汉唐时期佛教哲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38] 中指出般若学“介绍到中国后,当时的中国学者和僧众并没有完全按照印度原来的般若空宗理论理解它,而是用魏晋玄学唯心主义的观点去迎接”。...万历8、9年间(1580~1581)嘉兴藏的开雕。参陈援庵先生(1880~1971)《明季滇黔佛教考》(科学出版社,北京,1959)页94~页95。 [38] 收在《汉──唐中国佛教思想...
曹仕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0047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