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作福,何况作罪。虽种种因缘,不破戒人。”( 23) 他尽可以据此大乘慧学的最胜义谛,进一步建立具有自利利他、慈悲救济、方便化导等等大乘菩萨精神的纯大乘戒传统的。但是,他终于还是采取了折衷方案:一方面...──────────────(23) 前揭同页。(24) 前揭,第 26 页中。(25) 前揭,第 49 页下。 85 页 团留下种种难于解开的葛藤,直至今日。 中国佛教戒律史上也曾有过某些较为...
傅伟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3546036.html
-
无谶本里找到,而且翻译也很“忠实”,有时也许更忠实。(23)至少没法随便地说谁“忠实”谁不忠实。从内容上讲,我们总的印象是,梵本与汉译本基本一致,梵本有的内容,汉译都有,但汉译中有些内容,梵本却没有。...带到日本。空海的中国求法,是在唐贞元二十年至元和元年间(804-806),他回国后创日本真言宗,在日本历史上被尊为圣人。这件残片,汤山明认为────────────(23)我们可以再举一个例子。梵本中`...
王邦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3546038.html
-
,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揭示这个主要矛盾,在认识上和实践中对佛教事业的建设与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3] 是的,佛教需要人才,也不能没有人才。可是,赵朴初所说的人才在哪里呢?中国佛教所...whpq.net。不过,我们此处所谈论的中国佛教基本上是以中国大陆地区在历史上和现当代的佛教情况为例展开的,原则上不涉及港台和其它国家的中国佛教样式。 [23] 详见赵补初1992年1月7日于上海发表...
恒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1446108.html
-
万殊的用的,因此,假说本体是能变,亦名为恒转?(23)。 “恒转现为动的势用,是一翕一辟的,并不是单纯的。翕的势用是凝聚的,是有成为形质的趋势的,即依翕故,假说为物,亦云物行。辟的势用是刚健的,是...---- (23)同注(15),卷上第四章转变,页57。 (24)同注(15),卷上第四章转变,页59。 (25)同注(15),卷上第四章转变,页61~62。 (26)同注(15),卷上第四章...
朱敬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1546111.html
-
rdquo;《仁学》者,即发挥此语之书也。22
谭嗣同是康有为(即南海)23维新思想的崇拜者,他之参预维新变法活动亦是直接受康有为思想影响的结果。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目标乃是要建立一个以&ldquo...------------------------------------------------------------------------------
23 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故人多称其...
陈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1646112.html
-
既悟正见般若之智,除却愚痴迷妄,.生各各自度”23。就是说由此岸超度到彼岸完全是自我超度,而不是靠别人超度;所谓自我超度就是依靠自己内心的觉悟智慧克服自己的邪见烦恼。因此,超度解脱完全是内心世界的自我...本性看作是比身心更为根本的存在。 20 同上书,第20页。 21 同上书,第22页。 22 同上书,第24页。 23 同上。 24 同上书,第33页。 25 同上书,第26页。 ----...
刑东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1746114.html
-
23。石版雕刻一个佛塔的图样,鼓状部份雕刻佛陀各种生平事迹,精雕细琢的图案,充满对佛陀的崇敬与追思。在塔门入口处平台地方,雕刻著初转法轮的事迹,巨大的法轮正对著入口的正前方,予人一种威严的感觉。整个画面...Published for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by British Museum Press.p.185. 23 同注二十二,第151页。 24同注...
陈莉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1746116.html
-
,结为清静因。烦恼业顿舍,山林情转殷。[23] 《旧唐书》本传说他“不达而卒”。其实他晚年抛却尘累,寄情山林,毕竟为心灵觅得归宿。 大诗人杜甫(712~770)[24] 的祖父杜审言,外祖父...上人房〉,见《全唐诗》卷160。 [23] 〈还山贻湛法师〉,见《全唐诗》卷159。 [24] 杜甫本传见《旧唐书》卷190下,《新唐书》卷201。 [25] 初唐“文章四友”:李峤、...
张 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1946118.html
-
23。 一方面肯定了“孔氏为仁”之格致诚正、三省四勿工夫,一方面又在这个基础上搭建出禅宗“明心见性”的主题;可见,德清的确是认为禅学与儒家的思想,就义理格局言,是允许互相印证转化的。而他如此扩充传统...-------------------------------- 22 《憨山大师全集》卷四〈示福厚禅人〉,嘉兴大藏经廿二册,P425。 23 《憨山大师全集》卷五〈示澄鋐二公〉,嘉兴大藏经廿二册...
周丽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2146122.html
-
的传统用语(注23)。而七世之语,正如佐藤氏之说的,直到缘禾三年( 434A.D.)的〈北凉白双阜造石塔记〉才首度出现。若就北魏一代而言,则是太安元年( 457A.D.)的〈北魏清信士宋德兴造释迦像记... 23页
24页
25页
...
林保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5146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