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大 乘论释》卷 3,还有这样说︰“圣人依者,闻熏习与解性和 合,以此为依,一切圣道皆依此生。”(注 23) 这里的“ 解性”,难道也可说“解说为体性”吗?...── (注 22)《大正藏》卷31,页156下~157上。
(注 23)《大正藏》卷31,页175上。
(注 24)《大正藏》卷11,页677下。
...
释印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1346584.html
-
受之于玄精。玄精以致被当道拘留,欲究其邪术惑众。然审问玄精之供,谓彼既受教于吾,须有僧教凭证,非虚言所能为师弟也。以此视之,倘有诈欺,于兹精何与?[23] 在官方严加讯问之下,仍查无诈欺实据。于是在...南瀛佛教会会报》1卷1号,页19。 65. 《南瀛佛教会会报》1卷1号,页21。 66. 同上注。 67. 《南瀛佛教会会报》1卷1号,页23。 68. 《南瀛佛教会会报》1卷1号,页24。 ...
王见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2246596.html
-
智顗看来,“一切世间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23,出世法是要建立在世间法的现实基础之上的,否则它就只能是一种“不备诸法”的空洞的“中理”而已。 三、生佛平等的“性具善恶”说 在... 《法华玄义》卷二上,《大正藏》卷33,第693页中。 22 智顗对“七种二谛”和“五种三谛”的分析,详见《法华玄义》卷二下,《大正藏》卷33,第702页下—705页上。 23 《法华玄义》卷一上...
张风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3546625.html
-
所撰,或谓是遥恻所撰。(注22)细按牟宗三据以展开论证所持的观点及理由(无论是从“内迹”或“外迹”来看),实在不出上列1至3项概括之情况(注23),而...(注21)《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一书的主要篇章,收在《天台典籍研究》(丛刊]第58册)当中,是尤惠贞著作里所列的参考书目之一。(注22)同注17,pp。110-114。(注23)因篇幅所限,此处不拟...
朱文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4346639.html
-
大悦,谓曰:‘阿六,汝生活大可。’”[23]由于萧宏侵渔百姓,致使失业非一。 萧衍对宗室子弟的贪赃横暴常屈法伸恩,对勋臣的为非作歹也优礼包容,仅以曹景宗和萧颖达为例。 天监元年,景宗因功封竟陵县... [19] 《南史.列传第五十二.论曰》。 [20] 是年四月丁亥,改元为太清元年。 [21] 皆见《南史.梁宗室上.萧正德传》。 [22] 《南史.梁本纪下.论曰》。 [23] 《南史....
龚显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4646647.html
-
其次,契嵩之“心即理”说,其对于心的看法,所谓“心也者,聪明睿智之源也”[22]。心之发动,有善有恶,圣人与众生之差别,在于圣人之心能与道合[23]。心与道之关系,契嵩说“夫心与道岂异乎哉!以...380页下。 [22] 《镡津文集》卷2,〈广原教〉,大正藏52册,656页上。 [23] 同上,655页上,谓“心有善者焉,有恶者焉”。又655页下,“夫心动有逆顺,故善恶之情生焉”。 ...
邓克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4646648.html
-
”,所谓“性其情者,不为情所累而已。”(注23)其后便说出生死、出世、舍身、心空等佛家观念,是不欲人为生死所累、为身所累、为世所累、为心所累而已。但是“不为所累”,只消极指出了在价值上对某些存在的负面...395。 注21、《天界觉浪盛禅师全录.卷三十.庄子提正》。 注22、施闰章,《田间诗集.寄药地无可师五十》。 注23、《东西均.尽心》。 注24、《药地炮庄.总论下.惠子与庄子书》。 注25...
谢仁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4746649.html
-
我国,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终不作佛。”[23]吾辈净业行人应随顺佛愿,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在弥陀光明照摄下,吾人的信根信力自然成就。称念佛名,久之业消智朗,于西方净土之确据,事理、性相、空有、因果等...平等觉经》汉译本。 [23]《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楼檀过度人道经》吴译本。 [24]《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宋译本。 弥陀大愿慈力 至诚感通即摄 ——略述净宗信愿行之二 魏 磊 在...
魏 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5546671.html
-
达成外在目标,而在唤醒 学习者之存在的醒悟 (23)。 2 ·教育的对象,理论上采“修行的平等主义”–学习 者只要如实地修就可达自我转化之目标–转依。...
(20) 同(16),220a 页。
(21) 同(16),220a 页。
(22) 同(16),174a 页。
(23) 同(...
曹志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11846719.html
-
高僧,是圜悟禅师之弟子,其师于付法时说:“宗杲真 得我法髓,苟彼不出者,临济宗无支。” 23页 大慧极力鼓吹临济一派之看话禅...之义,如何把虚空打做两载 。”(注23) “圭峰云:作有义事,是惺悟心,作无义事,是 狂乱心。狂乱由情念,临终被业牵...
杨白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12046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