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020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支道林思想之研究

    显出其思想之特征。  其次,关于“无”之主张,向、郭有言:  “明物物者,无物而物自物,………物物者,竟无物也”[37]。  支公则谓:  “夫般若婆罗密者,………其为经也,至无空豁,廓然无物者也”[...五五,页五五。   [35] 广弘明集卷十六,大正藏卷五二,页一九六。   [36] 齐物论“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之注。   [37] 知北游“物物者,与物无际,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不际...

    刘青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1647458.html
  • 罗汉图像研究(1)

    本、左全、赵德玄[37]、杜齯龟[38]、张玄、赵忠义、杜宏义、杜敬安、杨元真、邱文播、邱文晓[39]、韩虬、李祝[40]、王齐翰、左礼等人,均曾在成都大圣慈寺、圣寿寺、圣兴寺、宝历寺、四天王寺、...

    陈清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1747459.html
  • 罗汉图像研究(2)

    渡水图三”、“渡水罗汉图一”、“写须菩提像一”、“十六罗汉图四十八”。   [37] 高道兴曾画高僧六十余躯。范琼、陈浩、彭坚等三人曾联手画高僧经验、释迦十弟子等。张南本曾画宾头卢变相。左全曾画行道二十八...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1747460.html
  • 金刚经之研究(1)

    伽罗想、无意生想、无摩纳婆想、无作者想、无受者想转”等八想(注37)。可见四八开合稍异。又罗什本说:“如来者即诸法如义”(注38),玄奘本则谓:“言如来者即是真实真如增语,言如来者即是毕竟不生增语”(...

    杨白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1847461.html
  • 金刚经之研究(2)

    分。大正藏、七、九八○、上。(注 37) 大正藏、七、九八○、下。(注 38) 大正藏、八、七五一、上。(注 39) 大正藏、七、九八三、下。(注 40) 大正藏、七、九八五、上。(注 41) 大正藏...

    杨白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1847462.html
  • 三论宗之理事观

    是何所指呢[37]?或为指成实:因为该论色名品云:“说四大,四大所因成者,四大假名故有。”又灭法心品:“如经中所说诸法,但假名字,假名字者,所谓无明因缘诸行,乃至老死诸苦集灭。以此故,   p. ...。   [34] 同书,灭法心品。   [35] 大乘四论玄义卷五。   [36] 中论疏,南北朝佛教史下册,二三九页。“缘会”,乃指晋于道邃之缘会宗、六家七宗之第七宗。   [37] 南北朝佛教史,...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047464.html
  • 魏晋南北朝佛学思想玄学化之研究(2)

    大藏经第五十五册,五五页中。 (注 37):参看大藏经第五十册,三五五页上。 248页 (注 38):参看大藏经第四十二册,二九页上。“中论疏” 卷二。 (注 39):参看大藏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147466.html
  • “实相”与“方便”——佛教的“神通”观

    欲通者,应知过去灯光城,即是今婆罗斯;过去喝利多罗山即今仙人鹿苑。”37   引文说到有关“然灯佛本事”,不必要会通它;因为那只是“传说诸传所说&...ldquo;如来”乃至“世尊”,是解脱成佛之后的十(一)个名号。   37 引见《大正藏》卷27,页916,中。引文中的“灯光城”,应该是定光...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247470.html
  • 《六度集》研究

    可见有关孝悌的叙述,如“家有孝子”、“一国称孝”等37。  此经列于布施度,所述内容多与布施有关,但有趣的是,依经文载,布施的功德却不如守三归、五戒等。如经文云:“执三自归,怀四等心,具持五戒,山海可...

    释天常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447477.html
  • 大乘禅波罗蜜“止观法要”之抉择(1)

    、小,空、有思想的沿革;故其五期[37]三类的判教理论架构,就加入了思想产生的时间考量。  然而大乘佛教对于声闻佛教的态度,无论是智者大师的“同时说”,或印顺导师的“前后说”以为前提,笔者想进一步讨论...卷二十一,【大正藏】第二册,页一四九下。  [34] 同上,页一二八中。  [35] 印顺导师:《佛法概论》,【妙云集】中编一,页二四一。  [36] 如《发智论》、《毗婆娑论》等。  [37] 此五...

    释性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747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