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997篇,用时1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心念处”之探讨──以《大智度论》为主(1)

    mind)、培育(culture)等意味,26 大体来说是一致的。  上面是从字源的角度来探讨bhAvanA(修习)的义涵。其次,再从经典来看bhAvanA(或bhAvana)的意味。首先,《杂阿含经》卷...修习”有“数数熏习”之意,亦即有熏习各种行法,以证成圣果之意味。29 如《杂阿含经》卷3,〈68经〉说: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如实观察。30  《成实论》卷15也说:  ...

    释如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1447578.html
  • 略论菩萨自利与利他

    20卷 (尊者舍利子说,唐?玄奘译) 大正藏第  26册,No.1536。  19.《十二门论》1卷 (龙树造,姚秦?鸠摩罗什译) 大正藏第30册,  No.1568。  20.《大丈夫论》2卷 (提婆...宗喀巴大师著,法尊法师译,陈玉蛟校订《入中论善显密义疏》,p.46。  28 《十住毗婆沙论》卷7,(大正26,56a)。  29 《十住毗婆沙论》卷7,(大正26,56b)。  30 《十住毗婆沙论》...

    释本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2547581.html
  • 一行禅师著:观照的奇迹 (2)

    ,全体的作用是自一而始,故知二者具有密切不离的关系。  (26)曹洞宗:禅宗五家七宗之一,以洞山良价(807—869)为宗祖。本宗宗风以「绵密」著称,师徒接引强调循循善诱,境界层次分明,恰如农夫下田的...(30)论藏(Abhidhamma):音译阿毘达磨,经、律、论三藏之一。也就是明示教法之意,将经典所说的要义加以分别、整理或解说,就称为「论」;简单地说,就是诠释佛教经典的著作。  (31)马丁·布伯...

    一行禅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4547603.html
  • 一行禅师著:观照的奇迹 (3)

    对象。  实相本身是一条生命之流,永远处于流动状态  由阿赖耶识中又生出两种识,即意(末那识)和识(前六识、表识(26))。前六识能引发所有感受、想法、概念和思想的产生,是以感觉器官(六根)、神经系统和...观照,那么即使在阿赖耶识里,仍存在许多根深柢固的虚妄种子(随眠(30)),也就能被连根拔起和摧毁,达到时时刻刻的圆满解脱。  正如乘筏达到彼岸之后,便不再需要木筏一样;当我们活在当下,与万物和谐共处时,...

    一行禅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4647604.html
  • 吴汝钧著:天台智顗的心灵哲学(1)

    ,不可分别。(26)  在这段文字中,最受注意的,当是四句否定的思考。因心故心是肯定句,不因心故心是否定的,亦因心亦不因心故心是综合句,非因心非不因心故心是超越句。对于这四句都加以反问,显然是否定的的...说:  行者尚不见心是生死,岂见心是涅槃?即不得所观,亦不存能观。不取不舍,不倚不着。一切念想不起,心常寂然,亦不住寂然。言语道断,不可宣说。虽不得心非心相,而了了通达一切心非心法。(30)  不见...

    吴汝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5847619.html
  • 吴汝钧著:天台智顗的心灵哲学(2)

    烦恼心即般若,是心宗;业心即解脱,是心用。(26)  又说:  凡夫一念,皆有十界识名色等苦道性相。迷此苦道,生死浩然。此是迷法身为苦道。不离苦道,别有法身。如迷南为北,无别南也。若悟,生死即是法身。...是为入不二法门。(30)  智顗以为,这种负面与正面在心上当体一如的关系,或明或法性与无明相即的关系,只是大乘佛教所持的。小乘中人则不这样看,他们是把正负双方、明与无明双方区分得很清楚的。智顗说:  ...

    吴汝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5847620.html
  • 吴汝钧著:天台智顗的心灵哲学(3)

    梦事譬恒沙无知覆一切恒沙佛法。(26)  这是说一念心具足诸法。此中又可分两点来说,第一,一念心本来是自性清净心,但由于“眠法覆心”的关系,而成为虚妄心。这眠法好比后天的无明因素,能覆盖着心的清净性,使它在...心也。……真实心发即是法身,了因心发即是般若,缘因心发即是解脱。(30)  智顗以为,我们的心,能引出三种心发,分别相应于解脱、般若与法身这三德。这三德是《大般涅槃经》所说大涅槃所具备的,其中,解脱德...

    吴汝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5847621.html
  • 以罗祖为例管窥其对晚明佛教之冲击

    妄议抑之。”(注26)陈氏所言或许有以偏概全之失,因为就当时而言,农民恐怕仍占全国多数,工商业发展可能是部分地区的现象。但不可否认,陈氏指出此期的社会经济结构已有了变化。 明初立国,朱元璋对思想文化...之外,虽然我们不必如 Durkheim 强烈地表示,社会创造宗教,任何宗教都是该社会之投影。(注 30 )但不可否认,宗教与社会是互相影响,而非两个互不影响的绝缘体。 如前言所述,Yinger 谓影响...

    释见晔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4747715.html
  • 百丈清规》与中国佛教僧团的管理创新

    惟贫穷与善人耳,将何以作范乎?将何以租赋乎?将何以力役乎?"26可见,佛教经济的发展与封建政府经济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这一矛盾的激化,将佛教推向被毁灭的边缘。而这一矛盾解决的根本,只能是佛教从经济形态上..."倾四海之财,殚万人之力;穷山之木以为塔,极冶之金以为像。"30但由于佛教经济与僧团的发展对封建统治的威胁,封建统治者在对佛教进行扶持利用,以维护自己统治的同时,也开始对佛教进行控制,加强管理。如高祖...

    王永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0447747.html
  • 中国文化的瓶颈与出路——以佛教文化破解历史怪圈

    民族、一个社会来说,精神文化境界的高低是至关重要的。这是日本人民所必须吸取,而其他国家也应该借鉴的重大历史教训。[26]  当然,一千数百年来,佛教在日本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其大乘佛教的思想和伦理观念对...大智度论》卷十一:“诸法因缘生,是法说因缘,是法因缘尽,大师如是说。”(《大正藏》25,p.136.3)《中论》:“是故经中说,若见因缘法,则为能见佛,见苦集灭道。”(《大正藏》30,p.34.3) ...

    杨笑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0947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