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远;若了见性, 即无深远。( 注 26)
前一段话的内容,讨论一切众生,本来涅槃,因为烦恼障覆 ,无法“见性”。“见性”的方法,是“要善知识...推度,自然定也”(注30)。“量” 在因明学中,释为:量度如升斗,量物知定也。神会说他已 “见性”,他的这种宗教经验知识属于“比量”。按照因明 学的“三量”...
冉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5648444.html
-
莲华经玄义》卷7-下,曾列举了古师对于“莲华 ”一词的十六种不同的解释;其中第二种解释是:“莲华能 生梵王,譬从缘生佛。”(注26)稍后的三论宗高僧----吉藏 ,在其《法华玄论》卷2当中,也说...:“是 梵王坐莲华上,是故诸佛随世俗,故于宝华上结跏趺坐。” (注30)这段引文,证实了前引《妙法莲华经玄义》和《法华 玄论》,对于“莲华”一词之第二种解释的可靠性。龙树的 意思是:佛教虽然...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0248452.html
-
浅深的差异。又上文申释三教,是依《搜玄记》第 二门的次第,先说渐教,次说顿教,后说圆教。其实三教的 次第非是固定,随著观察角度不同,可有不同排列。就此智 俨有以下一段话(注26): 其次第者, ... 相同(注30);还有法藏《五教章》记慧光以《华严经》为圆 教的代表经典,而湛睿《五教章纂释》所收的另一节慧光《 华严经疏》的逸文,则说:“三教之中,(《华严经》)盖是 顿教所摄也”(注31)...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0348454.html
-
这段经文是引自《不增不减经》 (注26)。“释 论”的开头偈七金刚句的第四项是(佛)性 (dhatu)。在长行注释中 ,却说是“众生”。可见作者将佛性与众生等同视之。其引用《不增 不减经》正是... 业义:“如来不分别,不分别无分别,而自然无分别,如所作 业自然行故。”(注30) “释论”依《陀罗尼自在王经》说佛业有三十二种(注31)。以上就是 整部《宝性论》的七个主题的组织、内谷和含义...
释恒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0348456.html
-
,贫乏财物,生下贱家,形残丑陋。 菩萨净土无有左项所述之事。 国中人天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26]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27] 诸根缺陋不具足者...众生懈,不勤精进,弃舍三乘。[30] 一切众生勤修精进,于三乘道各得度脱。 随其精进求道,早晚之事同等尔,求道不休会当得之。[31] 禅波罗蜜 五盖[32]所覆,失于初禅,乃至第四禅,失慈、悲...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2748512.html
-
三瓣香云:第一瓣香是祝延今上皇帝圣寿无穷,第二瓣香是奉为知府龙图,驾部诸官,伏愿常居禄位,第三瓣香是奉酬其师法乳之恩, 注26这就是以佛教容受儒教的具体例子。至于明道一项,三教各道其道,但有的士大夫主张...,亦以清静无为,为自然归宿之处;自是不学佛老者以好恶心相诬谤尔,不可不察也。愚谓:三教圣人立教虽异,而其道同归一致,此万古不易之义,然虽如是,无智人前莫说,打尔头破额裂。 注30 页157 大慧...
林义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52348659.html
-
来辨认彼佛?” 25、“其歌咏着演唱大人之相,三十二相一一明示。 26、具有大人相之身,唯有二途,此外别无它途。 27、若彼在家,则不动一兵而治天下,以佛法治理天下众人。 28、彼若出家,即为胜者,破解迷执,成无上觉。 29、汝等可于心中发问:吾问生死、种姓、形貌、歌咏,吾问弟子、头及头裂之事。 30、彼若真乃知一切之佛,定能将汝心中所想之事为汝解答。“ 31-33、 尔时波婆离有...
(日)松本文三郎 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0348768.html
-
‘文集’三十卷等[26]。 在许多有关佛教的遗文中,有一篇:‘湖南道求礼县智异山大华严寺史迹’。此中,有一篇称赞圆测的“故翻经证义大德圆测和尚讳日文”。此篇很可能系隐居迦耶山海印寺时所写。崔氏不但作...,译家略故,但言偈也。[29] 就是说,偈是于阗国语“偈他”之简称。 圆测又于卷四,直接引用世亲弟子瞿波论师[30]所著之‘二十唯识释’原典,叙说前五识是否能缘实境?即: 自有二说,一云:五...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1348790.html
-
’二、四六。 [26] 参照‘三国史记’十一、四六,东史纲目。又在金知见博士主办之第四次国际佛教学术会议,以“崔致远与华严思想、禅之关系”为主题,崔致远再度被评价。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十六日—二十日,... [30] 瞿波(Gopai)论师依湛慧‘述记集成编’卷三,为‘二十唯识’的注释者,系世亲弟子德光。深浦博士曾于‘唯识学研究’上(一一四页)说,这可能是误传,盖二人之梵音不同。德光依‘三十述记’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1348791.html
-
。 5.一阐提有佛性: “阐提是食生,何无佛性乎?”[25] “阐提即是断根之众生,以食欲为唯一鹄的”[26] (乙)顿悟与渐悟:此外,道安,支道林主张须到第七地才能具足道慧,寂用双起,有无并观,...禅秘要法经” 三卷, 几乎全是心观不净法门。[30]从脚趾观至全身、如蛹、如火、如水…苦空无义。 三、念佛: “佛为法王,能令人得种种善法,是故习禅之人首当念佛。念佛者,念无量劫,重罪微薄得至禅定,至...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1548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