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年铭三尊佛(627年),日本法隆寺金堂壁画阿弥陀净土图(图版7)(奈良时代,8C初),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金铜阿弥陀三尊佛像(图8),韩国庆州国立博物馆所藏雁鸭池出土全铜三尊板佛坐像(图版5、6)(统一新罗时代7C末),敦煌莫高窟第332窟东壁南侧阿弥陀五十二菩萨净土变(图9)等比较多。其中,法隆寺第6号壁与敦煌第332窟在图像上的类似,以往学者已多有论术。B29此外的西方净土变的图像也都类似,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401862760.html
-
1986,《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 1992a,《般若经讲记》。台北:正闻 1992b,《中观今论》。台北:正闻 1992c,《中观论颂讲记》台北:正闻 1992d,...Ve au Xe sléicle. Haldane, C. H. LL. D. and G. R. T. Ross, M. A. , D. Phol. (Camgridge ...
王志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431362860.html
-
影响?卡特以为印刷是由摹拓发展而来。穆尔(A.C.Moule)认为摹拓与印刷两种方法根本不同,摹拓对于印刷的影响,似属夸大之词。伯希和遗著则认为中国的摹拓与印刷有关。 摹拓与印刷的关系,可从摹拓的技术...再用刷子来刷,无所谓压印机。所用之处为烟炱及胶水溶成,色近 黄,印刷时只印纸的一面。这些与中国雕板印书的方法,并无不同。所以戴文博(C. Davenport)说:“欧洲的雕板印书术大概是由中国传入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34363015.html
-
一千七百一人,成三十卷,目之曰《景德传灯录》。(影印元版。参阅《大正藏》卷五十一,196c) 关于道原的法系,参考《天圣广灯录》卷二十七《苏州承天永安院道原章》,我们可以做出如下的表述: 可是,如下...便道俗赍览。扣余为序,因书其后。绍兴壬子初冬十日,长乐郑昂题。(影印元版。参《大正藏》卷五十一,465b—c。) 原来,这个版本是有着宏智正觉(1091一1157)《疏》和刘菜在绍兴四年(1134)...
[日本] 石井修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90963107.html
-
大师所撰《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之末(题名为《圭峰定慧禅师遥禀清凉国师书》)。但在流通最广的《大正藏》中(卷三十九,567c-577c),却看不到“和会禅宗”一语。请看原文: (宗密)未遇疏前。每览...
[美国]顾伟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20963207.html
-
二十遍”,“撰《涅槃义疏》,十余万言”。(《高僧传》卷八《宝亮传》)分别见《大正藏》卷五十,381c、381b。】,达摩的禅法同时尚格格不入,以至到处受到讥谤、排挤以至打击【《历代法宝记》之《梁朝第一...相属【《高僧传》卷十一《习禅篇》之《论》,《大正藏》卷五十,400c。】。而达摩的“二入四行”,却是要趣入菩提道,弃妄改真,以证悟自心佛性为目的。在境界、方法以至目的上,都与时俗格格不入。燕雀不知鸿鹄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42463258.html
-
竺法护) 53 B. 《妙法莲华经》(鸠摩罗什) 56 C. 《添品妙法莲华经》(阇那崛多共笈多)60 二. 注疏诠义 62 三. 流传影响 65 Ⅰ. 传入中国的时间 65 Ⅱ. 传入中国的...Ⅱ. 陀罗尼356 A. 旋陀罗尼356 B. 百千万亿旋陀罗尼 357 C. 法音方便陀罗尼 357 第七节 小结358 一. 法华三昧与十六三昧 358 二. 半行半坐三昧 359 ...
简秀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32563672.html
-
相关书籍 127 C、相关期刊论文 128 一、中国部份 128 二、日本部份 131 D、《地藏经》电子信息 132 一、录音带 132 二、CD、VCD等 133 ---------...京都研究所。1937、09、10。 18. 水野清一、长广敏雄着。《龙门石窟的研究》。东京。座右宝刊行会。1941、08、30。 C、相关期刊论文 一、中国部份 1. 唐和诚着。《地藏经与复兴...
蔡东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33563681.html
-
知身心的色受想行识五取蕴的特性、近因,要了了分明它们如何生起、如何消失。 C 观六内处、六外处:禅修者要正念正知眼耳鼻舌身意内六处与色声香味触法外六处的接触及其产生的束缚并且了了分明它们如何生起、...。” C 观内外六处 内六处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眼是眼根,耳是耳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这六根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干。识依根而生,有六根则能生六识:即眼识、耳识、鼻识...
陈燕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33564177.html
-
自己是否就此一倒不起,但他撑过去了,又走了几百步后,他停下来坐在石头上,调整呼吸,然后拄著竹杖继续前进,终于在傍晚到达九陇山脚。 他站在山脚下,极目而望,渺无人烟,只是在㈠光的尽头有一缕灰C的轻烟,...阳光的气息,袈裟所散发的杉木香味,阵阵扑鼻。悟达唯一能做的就是让他自己被照顾、被服侍。连那晚他所吃的C米粥也都是这位圣者亲自下厨做的,当然也是他亲自奉上的。然后,悟达被安排在一间小房间,房内有一张干净而...
一行禅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82665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