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802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论析元代佛教度脱剧—以佛教“度”与“解脱”概念为诠释观点(2)

    新文丰出版社,1975年),页35。﹝元﹞陶宗仪:《辍耕录》卷19〈庞居士〉(台北:木铎出版社,1982年),页227-228。阿部肇一著,关世谦译:《中国禅宗史—南宗禅成立以后的政治社会史的考证》...-------------------------------------------  101. 蒋维乔:《佛学概论》,同注35,页21-22。  102. 丁福保:《六祖坛经笺注》,同注43,页...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252369.html
  • 皎然意境论的内涵与意义─从唯识学的观点分析

    分水岭从大历诗人开始,[35]皎然也是大历诗人,难怪有学者进而关注中唐险怪诗派(如  -----------------------------------------------------------...

    彭雅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352372.html
  • 桑耶论诤中的“大乘和尚见”—“顿入”说的考察

    相提并论[35]。十七世纪宁玛派的朗楚饶陀(Na tshog ran gtrol,1608—?)便清楚说明这一点:  “和尚”的禅修法主张唯无念空白才是真禅法,这就与大手印及大圆满二者合清晰、意念及空...

    黄敏浩  刘宇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352373.html
  • 吉藏与大乘《涅槃经》

    第7,《大正藏》卷9,页25下。  34. 参见《法华玄论》卷1,《大正藏》卷34,页367上─中。  页123  化,成就觉悟。[35]由于吉藏以为《涅槃经》是为那些听闻《法华经》后时之教仍然未能...〉,《南都佛教》第26号(1971年),页16─35;杨惠南,前引书,页221─238;廖明活,前引书。页217─267:镰田茂雄:《中国佛教思想史研究》(东京:春秋社,1968年),页30─50。 ...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452374.html
  • 有关阿赖耶识语义的变迁

    一念之善,但因随眠的附随,使其系縳流转于三界,藉此以保住凡圣的差别,在这样的理解之下,随眠是一种与心不相应,但可使烦恼现行的法[35]。大众部使得随眠脱离烦恼心所的  ----------------...

    陈一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752378.html
  • 智藏与寂护的二谛思想以及对唯识思想的收摄之比较

    Central Philosophy of Tibe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页35  (e)二谛思想  智藏的二谛思想之探讨,...分析、不观察的方式来重新取用世俗谛[35]。此时又见“区分之为区分”。  以上为智藏特有的论证方法。  ------------------------------------------------...

    曹志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852379.html
  • 智军的《见差别》蕃本试译(下)

    pa ni chos rnams kyi chos nyid  [265b]胜义谛是诸法的法性  mi[35] skye mi ’gags pa ste / de don kyang yin la ...

    许明银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2152385.html
  • 五溪禅灯录(唐宋元明)

    台州瑞岩方山净土禅寺语录第343《广福山胜觉寺密印禅师语录》十二卷 第35册 第809页    住黔阳安江广福山胜觉寺语录    住靖州会同洪江回龙禅院语录    住会同若水旗山永兴禅院语录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41052490.html
  • 综贯一切佛法而向于佛道──从《复归佛陀的教导(一)》谈起

    的所依,法住智与涅槃智相对,慧解脱又与俱解脱相对,因此顺理可推“涅槃智”是“俱解脱”所证的智慧;在此脉络下,慧解脱者依法住智得解脱(但不得涅槃智[35]),而俱解脱者非但有法住智,亦有涅槃智。因此,...

    林建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43452547.html
  • 疑经研究——中国佛教中之真经与疑经

    研究纪要35)、优娄频经 、净土盂兰盆经( S. 2540,3171,4260,5959,6163,92055,2185,北京本北75等),三厨经( S.2673,2689,3022, P. 2637,...

    牧田谛亮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1252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