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802篇,用时1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一个被研究者对杨惠南教授的申辩

    第一次第。简略常用的语言则是“开放心灵,疏导情欲”。它的立论点,李老师在其著作中和访谈里,都有详细的阐述[35]。基本上,此系汲取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新佛洛依德学派卡伦荷妮和人文心理学家弗洛姆...与禅的生活》,台北市,现代禅出版社,一九九四年二月初版,页六──六八。并收录于本文“附件四”。  [35]李元松著作中有许多地方谈到“开放心灵、疏导情欲”在修行上的必要,早期、且集中阐释其原理的章节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13753234.html
  • 武夷山寺庙介绍

    35尊。报国寺初建时有8景:白莲池、红芍圃、虎溪桥、蟾窟井、龙鳞松、铁线梅、翠蒲涧、白玉峰。1984年,山崩,泥石流冲塌正厅,政府拨款和团体民众捐款修葺。1986年,经批准对外开放。1989年12月又毁...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33553363.html
  • 论《楞严经》的真伪之争及其佛学思想

    为定数,敕附入大藏。"见《大正藏》,卷49,页374下。  4.参见罗香林《唐相国房融在光孝寺笔受〈首楞严经〉翻译问题》,《现代佛教学术从刊》第35册,页330-331。另见日本学者见足立喜《〈大唐...

    杨维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70953535.html
  • 巴利五藏注疏-下

    1905年编辑铅印。又称日本藏经书院大藏经或校订藏经。据《黄檗藏》校勘本,用4号铅字排印,线装书册式,共37函(包括目录和索引1函2册)。1~35函每函10册,第36函分为甲乙两套:甲套2册,乙套3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82853609.html
  • The Wheel of Sharp Weapons——利器之轮英文版

    prejudiced views. (35) When we lack all control over where we must travelAnd always must wander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14753798.html
  • 佛教部分有关"三"的名词简解

    蜉蝣,几个小时就死了,而西方极乐世界是有生无死。  34、三善:心善、行善、言善。  35、六道里有三处凡圣同居土:一处是我们人间。一处是兜率天;还有一处是色界四禅里的五不还天,广果天人也同样见不到圣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22053831.html
  • 从长寿经的真伪谈起从长寿经的真伪谈起

    也是六祖大师所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35)的道理,从而于佛陀的圣言量——佛经生起大信心,依教奉行。至于有人疑问的佛为什么不广说科学规律,以科技利益人类的原因,那是在于佛已认识到向外驰求虽带来了一些...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32353890.html
  • 《三经义疏》在东亚的流播——兼论隋唐时代的中日书籍之路

      此处的“诵经师灵祐”与《胜鬘经疏义私钞》所言“大律阇梨灵祐”,均住扬州龙兴寺,疑为同一人。   淡海三船所着《唐大和上东征传》(779年),举出鉴真弟子中“超群拔萃,世之师范者”35人,“...

    王 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35653921.html
  • 僧思想研究

    」(格义)之方法,以探研般若经典。僧 曾云:「亡师安和尚,凿荒涂以开辙,标玄指於性空,落乖踪而直达,殆不以谬文为阂也」(注35)。 道安立义以本无为宗,倡一切诸法,本性空寂,主宅心本无,以息异想,与... (注 35) 〈大品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藏》卷五五,页53上。 (注 36) 〈 摩罗诘堤经义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藏》卷五五,页59上。 (注 37) 僧肇云:...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05954302.html
  • 论解脱

    无我、无我所的境界而以为这就是解脱,则将再度堕入无明而与真实擦身而过。34因此,第三颂便更进一步地破除在前述推论中犹可能遗留下的隐微的“自我”之执著。35此所谓隐微的“我执”是指在意识深处对自我的迷恋...MK16.9-10。  35 吉藏于此颂释为是“除微细假名我”(《中观论疏》,p.307)而清辨则在MK18.2-3中区分三乘所悟。即MK18.2是二乘人所悟的:“唯见法生法灭”;而MK18.3则是...

    赖惠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10354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