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788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论佛教的自杀观

    正念则有赖平日在身心两方面的修练。   ──────────────   3.“净行书”中的“`'Satapatha`”有“人祭&...

    恒清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95156221.html
  • 古代来华讲学的西方译人——佛典汉译史话之二

    一部,小乘论二部,杂集三部。)也可以看出安息国是曾经比较流行过小乘教的地方  3.从唐居国(今苏领中亚卡萨赫启尔吉斯等国地方)来的,有后汉康巨(一八七年在洛阳译经一部,今佚)康孟详(一九四至一九九年在...

    谷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43756374.html
  • 生活中的七觉支

    念觉分)修习满足。   [2.(1)a.]谓修念觉分已,于法选择;当于尔时,修择法觉分方便。修择法觉分方便已,(择法觉分)修习满足。   如是[3.(1)a.]精进…[4.(1)a.]喜…[5.(1)a...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50756394.html
  • 僧肇的般若学-以动静观与般若智为问题核心

    书局,1991年。  2. 周绍贤、刘贵杰 ,《魏晋哲学》,台北:五南出版公司,1996年。  3. 许抗生,《魏晋思想史》,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4. 蔡宏,《般若与老庄》,成都...

    周延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75956493.html
  • 觉悟与救恩佛教与基督宗教的交谈

    principle oftranscendence versus principle of immanence. 3. Christian fulfillment of Being and ...Life, in Analecta Husserliana, Vol.XVII,(Dordrecht:D. Reidel, 1984), pp.105-116. 3. J.E. ...

    沈清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82356520.html
  • 〈渐次止观应摄属于圆教或别教 〉摘要

     1.姚秦 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收录于:《大正藏》卷9.   2.刘宋 智严译《佛说法华三昧经》,收录于:《大正藏》卷9.   3.陈 慧思《法华经安乐行义》,收录于:《大正藏》卷46.   ...   2.左藤哲英   1961《天台大师の研究》,百华苑,昭和36年(1961).   3.陈英善   1995〈《摩诃止观》,《释禅》,《小止观》之比较〉,刊于:《谛观》80期,1995,页1-...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82556522.html
  • 试诠‘印顺法师的三宝观’

    3. 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与开展》,正闻出版社,中华民国七十一年九月再版。  4. 印顺法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正闻出版社,中华民国七十八年二月五版。  5. 印顺法师《印度...

    海全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85356555.html
  • 论中国佛教无“十宗”

    宗法师成实义章,聪法师疏、成实论大义记、基师阿毗昙章,这些当即安澄所指之“后人”名为成实宗、毗昙宗也,亦即成实师、毗昙师之说也。  3.按中国隋唐章疏论述当时的学说时如言“成论云”或“成实论云”、“...

    汤用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90756566.html
  • 唐代诗僧的创作论研究——诗歌与佛教的综合分析

    研究专著及论文  1. 诗僧分类与分期  2. 诗僧的生平  3. 诗僧的诗论  4. 诗僧的诗作  第五节本文的架构  第二章“诗僧”一词考辨  第一节“诗僧”一词的出现  第二节“诗僧”一词使用...

    彭雅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01456644.html
  • 天台十乘观法的理观和事行

    因而,要达到对“无生”的认识,悟入实相,破法遍乃是根本手段。   3.于四念处修一心三观在十乘的道品调适一项中,提到于一一道品中修一心三观,其中最为详细解说的是于四念处修一心三观,余道品多是...

    心 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15656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