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451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敦煌写本《六祖坛经》校读拾零

    后文承前文,主语本即“众生〔用〕”、“佛用”,“用”不应下属。  (24)神会小僧,却得善等,毁誉不动。  按:敦博本同;惠昕等三本“小僧”作“小师”,“善”后有“不善”二字。《对勘》、《校释》、《新...

    张子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93240754.html
  • 从悔过观看佛教文化对宋明理学的影响

    发露,要形诸言辞写忏悔文,还要举行忏悔仪式。不仅如此,在佛徒看来,不忏悔不可,不接受别人的忏悔也成为过失。如北凉昙无谶译《菩萨戒本》(《大正藏》,卷24)曾谓:  若菩萨他人来犯,如法忏谢,以嫌恨心,...

    刘振东/吴海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94240767.html
  • 澳门佛教的起源与发展

    心,与忠义士大夫等。”(注:《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24。)宗杲的这种忠君爱国之心,代表了那个时代许多仁人志士的共同心声,也反映在他的禅思想中。他提出的“菩提心则忠义心也”的主张,正是其“以忠孝作佛事”...

    华方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00740797.html
  • 从《世说新语》看维摩在家居士观念的影响

    丑恶,同禽兽。甚者名之为通,次者名之为达也。”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本第24页。)。凡此均为以“崇本息末”为理论支点的追求出世自然人生态度的表现。 然而这种出世的人生态度很快就...

    宁稼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05940868.html
  • 敦煌本《珠英集》残卷所见刘知几佚诗三首笺证

    写本的抄录年代断定为后梁时期(907-923年),第15行题有“《珠英集》第五”。此部分起第3叶,终第7叶,共128行,每行24-29字,抄录7位诗人的36首诗作,其中15首未见诸《全唐诗》。刘知几诗...

    余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10140871.html
  • 楞伽妙谛印禅心——论《楞枷经》对禅思禅偈的影响

    从达摩开始,中国禅便沿着众生平等、圣凡不二的原则立场展开,也就是朝向人对自身价值的发掘方面展开,这一思想,中经慧能的发展,至洪州禅的形成,临济宗的建立而达到高峰。”(潘桂明《中国禅宗思想历程》P24~...

    吴言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34641033.html
  • 道教與密教

    24,30,32,日文版,東京。  [13] 此經也有人認為是隋朝時期的作品。  [14] 《悟真篇》。  [15] 《中國畫家大辭典.戴進》中國書店版。  [16] ...

    黃心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40041047.html
  • 龍樹『迴諍論』中的「空」之研究(一)

    ,偈言:「於火中無闇,何處自他在?彼闇能殺明,火云何有明?」此偈明何義?火中無闇,火處無闇,云何名為明能破闇?若彼火中如是無闇,何處有闇,火能破闇﹖若當無闇可破者,云何而得自、他俱照?[24]  這段...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43541095.html
  • 從宗教與文化背景論寺院經濟與僧尼私有財產在華發展的原因

    發展更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眾所周知的三國志卷四九劉徭傳所述笮融於一九三至一九四之間據有廣陵、下邳、彭城三郡;在境內對接受佛道之人「復其他役以招致之」[24]而後,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滿清政權之前,中國僧尼...一一八。以下引用簡稱「黃敏枝先生書」。   [24] 三國志頁九八六下 ── 九八七上。參湯用彤先生(一八九二 ── 一九六二)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民五十一年臺一版)上冊頁五二五三。 Jacques ...

    曹仕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43741097.html
  • 寻觅释尊的真意——吕澂先生关于佛学基本问题阐述试探

    诸法由世间到出离的三性三无性的转依理论体系。吕澂先生特别指出:“其中尤以‘转依’一个范畴,用作‘解脱’的代替语,更能显出解脱的积极意义。”[24]故吕澂先生将无著世亲系的瑜伽体系的正觉出离之特点,精到地...《中论》  [24]《吕澂佛学论著选集》第三卷1335页  [25]《吕澂佛学论著选集》第一卷440页  [26]《大般涅槃经·圣行品》卷十四,引之《大正藏》第十二卷450页  [27]《吕澂佛学论著...

    金易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45141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