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底。”[23]這裏的“二儀”(兩儀)指陰陽兩氣,原本出自於《周易·繋辭傳》[24],但正覺用在這裏又妙契禪家“會萬物為己”(希遷語)的旨趣。再看他的《教監寺寫真求贊》,更是對《周易》的直接引用。胡床一...
蔡日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75541354.html
-
范缜的[23]。梁武帝即位后,很不满意,认为范缜的观点属于异端,组织佛教方面进行公开辩论。佛教方面的文章很多,最有代表性的是萧琛的《难神灭论》和曹思文的《难神灭论》和《重难神灭论》[24]。其他的文章如...卷五。 [21] 《神灭论》原文可见《梁书·范缜传》,《弘明集》卷九、卷十中也保存了其基本论点。 [22] 见萧琛《难神灭论》序,《弘明集》卷九。 [23] 均见《广弘明集》卷二二。 [24]...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0341365.html
-
禪客被慧寂勘破。”潙山便問其原委,仰山以實相告,潙山聽罷說:“寂子又被吾勘破。”[24]實際上,在仰山奪去了二禪客所執境相的同時,自己卻又被所奪去的那個境相給纏縛住了,以故他又被潙山勘破。又如,有一天,...參見《大正藏》四七卷五八一頁下欄。 [23]參見《大正藏》四七卷五七八頁中欄。 [24]參見《大正藏》四七錈七九頁中欄。 [25]參見《潙山語錄》,《大正藏》四七錈五三一頁上欄。 [...
蔡日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1541378.html
-
448—449页。 22见《湖州妙严寺记》。 23(日)小川贯弌:《吴兴妙严寺版藏经杂记》,载《支那佛教史学》第五卷第一号,昭和十年(1941)六月。 24叶公绰:《磧砂延圣院小志》,《影印宋磧砂...
张新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4241414.html
-
登菩萨之位,顿生如来之家,永处跋致(按:不退转)之门,尽受菩提之记”,意为通过往生极乐净土,必然最后达到最高觉悟。又引《安国钞》、《释净土群疑论》宣传净土的种种安乐和利益。[24]
...》卷50第744页下。
[24] 《万善同归集》卷上,《大正藏》卷48第967页中、下。
[25] 《大正藏》卷48第968页下。
[26] 请参考日本柴田泰《宋代的净土思想》,载杨...
杨曾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5541430.html
-
佛祖统纪·山家教典志》[23]
《佛祖统纪·法门光显志》[24]
《大正藏》现存
《金光明护国仪》(依百录本)
《金光明护国仪》(依《百录》述补助)
... [22] 《法华三昧忏仪勘定元本序》,《大正藏》第46卷,第949页上。
[23] 《佛祖统纪》卷二十五,《大正藏》第49卷,第259页下。
[24] 《佛祖统纪》卷三十三,《大正藏》...
圣凯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0441434.html
-
[23]至明而台教大衰,如梦祯所云:“宋时天台之教盛行,无论僧徒,即号为士大夫者,类能言之。……今相去仅四五百年,而海内淄流无能举天台一字一言者,况士夫乎。”[24]然而由于天台忏法的系统性、成熟性,...章,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24] 《有门颂略解序》,《快雪堂集》卷二。 [25] 忏法不唯为台、净所崇,也同样为晚明时期的禅宗所重视。 [26] 屠隆《白榆集》卷之四有《有门颂略解叙》...
黄卓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1141443.html
-
的古文书的可信度的考辨[24],都很有说服力,皆足以证成天台教籍曾由日本复归中土。对于这些史料,笔者没有更新的见解,在此仅就《宋高僧传·义寂传》的可靠性作一些补充性的说明。 在两宋所有有关天台教籍...师事天台宗第十五代祖师义寂”。见杜继文主编《佛教史》,第334页、376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23] 详见沈海波,《中华佛学研究》第四期,第187—205页。 [24] 详见何...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1741451.html
-
受沙弥十戒,再受比丘具戒。”所谓:毗尼者佛法寿命,毗尼若住佛法亦住。 注释: 1 、《南山律学辞典》附录三P167。西莲净苑出版社。 2 、大正24《优婆塞戒经—五戒品》P1064b, 3...
界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1741452.html
-
为道,不知道是智慧,离分别亦离无分别,《维摩经》谓“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24、“或尚空见排善恶而作真修”。误解缘起性空,以不作恶亦不行善为道,堕于增上慢空见。 25、“或解不...
程 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2741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