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451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当代社会价值论

    心性、直觉等诸多方面充实与丰富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并融入了中国传统哲学之中,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部分。   佛教在东西方文化互动中占有优势   1997年9月1日,由24位国际著名政治家发表《...

    刘元春、湛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72343198.html
  • 唐代长安与敦煌佛教文化之关系

    675年)因疾而薨,享年24岁。由此可知,文献中的辛未年当为671年。[17]皇帝在向敦煌赐经时将其所抄一并赐给,它在敦煌文献中的保留使我们得以了解唐朝皇室成员虔信佛教但又将之与道教相杂糅的史实。 敦煌...

    杨富学 王书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83543279.html
  • 藏民族山湖崇拜习俗与格萨尔说唱艺人探析

    在元代出现了“遥祭”的记载。正规的祭海,始于清代,祭海得到了朝廷的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已不是单一的宗教活动了,明显的“简有政治、宗教、民事及文艺等内容。”[24]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这一习俗...藏文版),甘肃民族出版社,1982年,第151页。[24] 韩官却加:《简述青海之祭海与会盟》,《青海民族研究》,第二辑。[25] 《青海文史资料》,第六辑,第65页。[26] 丹曲:《试述阿尼玛沁...

    丹 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01343383.html
  • 青州佛教造像考察记(中)

    1公尺,布局为一立佛、二侍立菩萨。立佛全毁,二菩萨犹存。菩萨圆面高颈,犹存齐风,然衣饰大别,类同1号窟,亦应是开皇初年所作。2号窟中,有小龛24个,均无题记。3——5号窟,均为长方形中等洞窟,内造倚坐...

    温金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11443449.html
  • 天台智者的果位论(一)

    昔日施舍净水、令他人尘劳顿消者所生之处。[22](7)“普观”处为昔日悲心照顾病人、心不疲厌、不求回报者所生之处。[23](8)“常欢喜”处为昔日以财赎救犯法者之命、亦不求回报者所生之处。[24](9...

    沈海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11743452.html
  • 蕅益智旭溝通儒佛的方法論探究

    佛氏並窮其量於剎海。儒非故為拘虛,而佛非故為荒誕也。儒者引而不發,以示厥始。佛氏充無不盡,以究其終,不啻如金聲玉振焉。」[24] 智旭以佛教盡孝更為徹底,然而,是否更為徹底乃取決於世界觀,儒者並無...11122。 [23] 《蕅益大師全集17》《靈峰宗論》,卷六之三,〈放生社序〉,11173。 [24] 《蕅益大師全集18》《靈峰宗論》,卷七之四,〈建盂蘭盆會疏 十六〉,11364。 [...

    杜保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15243483.html
  • 傳統新義:近代台灣本土佛教史料的蒐集與研究

    角度的發展評估,故史料價值極高,但對此書的參考和取材的研究,仍直到近年來才相繼出現。范純武撰的〈日治時期日本佛教在臺灣「蕃界」的佈教事業——以真宗本院寺派為中心的考察〉、[24] 釋提寬在「近代台灣本土...討論,見江燦騰,《日據時期臺灣佛教文化發展史》,頁37-44。   [24] 此文發表於《圓光佛學學報》第四期(1999),頁253-278。   [25] 釋提寬,前引文,頁47-72。   [...

    江燦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20043492.html
  • 以智者大师与印顺导师禅观思想为主轴之比较研究(一)

    内容,按照顿、渐、秘密、不定等“化仪四教”[24] 与“化法四教”[25] 的纲目,分别撰著发挥而成。此中:《摩诃止观》阐述止观之圆顿义,并说明修持要点及其殊胜之处,《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简称《次第...

    性广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20143493.html
  • 以智者大师与印顺导师禅观思想为主轴之比较研究(二)

    时人对于佛法的共同观念。   [24] 所谓的“化仪四教”是:1. 顿教,即佛陀以自内证之法,以直接教示众生。2. 渐教,乃施设有次第相之教法内容,以教示众生。3. 秘密教,佛陀应众生之不同根机而施予...

    性广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20243494.html
  • 佛教诠释学与人间佛教思想的哲学诠释

    融和为佛光人思想的基础,以人间欢喜为佛光人修持的法门”。[24] 星云法师在太虚大师的五乘佛法的思想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五乘融和”;也在太虚大师的法界圆觉的思想宗旨...。   [24] 星云编著,《佛光教科书》,第十一册《佛光学》,台北,1999,页6。   [25] 〈佛教的前途在哪里(第三讲)〉,收于星云编著,《佛教》第十册《人间佛教》,台北,1995,页...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20243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