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349篇,用时8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的基本教义及主要佛经简介

    实相;无住处涅槃,或略称无住涅槃,指依于智慧,破除无明,远离烦恼、所知二障,不滞生死之迷界,又因大悲救度众生而不滞于涅槃之境地,即所谓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  北本《涅槃经》卷22称,涅槃具足常、乐、...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00360819.html
  • 20世纪中国净土信仰的高扬

    并不否定。1930年,他在重庆北碚讲《创造人间净土》,结合其《佛教救世主义》等著作,似乎其原来的“与旧派对峙”的策略已有改变。[22]对西方弥陀净土而言,太虚创造人间净土的主张有以下可结合之点:1、... [21]释太虚《慈尊三要》,载释印顺编《太虚大师全书》台北善导寺印本  [22]太虚曾说:“我过去与旧派对峙,是为了改革佛教。今天形势转变了,改采‘和同’态度,也是为要改善佛教。”(转引自大风《太虚...

    邓子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05460878.html
  • 十七、十八·世纪岭南与越南的佛教交流

    有具足三坛从此始”。但《继灯录》记载性泉在中国习禅的年代尚待进一步考证。据该书,性泉22岁到鼎湖山庆云寺,6年即回国,回到国内时其师傅如澄已归西3年,则他在庆云寺的时间应是1696-1702年,回国...──┼────────┼──────────┼──────────────┤  │22 《药师经提纲》 │ 景兴年间(1740-│ 河内洪福寺印 │ 中国书重刊...

    谭志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15360947.html
  • 二十世纪敦煌赋研究

    了张锡厚先生的《敦煌赋汇》,共校录敦煌赋27篇,只有《吴都赋》一篇因无法见到而未能校录。颜廷亮先生评价说:“这是迄今为止收录齐全、校勘精审、论述也颇具创见的一部敦煌赋集。”[22]颜廷亮先生主编的《...见于五卷本《王无功集》,故张本未收。  [21]《敦煌变文集校记录略》,《敦煌变文字义通释》附录。  [22]《评张锡厚著敦煌赋汇》,《敦煌吐鲁番研究》第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23]《...

    伏俊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22660965.html
  • 辉煌灿烂的敦煌石窟艺术 敦煌的地理和历史

    艺术范畴,人们通常将它们统称为敦煌石窟。现共有洞窟812个,分别为莫高窟735个、西千佛洞22个,榆林窟42个、东千佛洞7个、五个庙石窟6个。  敦煌石窟中首推世界历史文化遗产——莫高窟。它位于敦煌市...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23160970.html
  • 宋元民间目连戏的另一种形态

    ,其社尤盛。  又记云:  遇东岳诞日,更有钱幡社、重囚枷锁社也。[22]  这样的习俗,连皇帝也参加,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胜录》记云:  东岳生诞 都城社陌甚多,一庙难著诸社酌献,或在城吴山行宫...供养了一串铜钱和一捆布,文曰:“十斋具足,免十恶罪,放其升天”。侧有一僧人,有的写本画作目连或地藏菩萨。  [21]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之十“下赦”条,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  [22...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24460986.html
  • 晚唐五代敦煌的十王信仰

    卢楞伽于化度寺画《地狱变》;陈静眼于宝刹寺西廊画《地狱变》。[22]《益州名画录》卷上记载画家左全于宝历年中(825~827)在益州大圣慈寺多宝塔下仿长安景公寺吴道玄画《地狱变相》。[23]朱景玄《...

    党燕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25260996.html
  • 椅子与佛教流传的关系

    的心理状态可能也受到影响。[21] 这种由低向高发展的趋势,涉及的层面极广。因此,有位学者甚至认为中国的这次“室内革命”,可与二十世纪家庭的机械化相比。[22] 至于中国的椅子究竟来自何处,源于...

    柯嘉豪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30561013.html
  • 自利利他论

    言弥诞而莫检。”[22]明代尚且如此,今何如哉!今之众生,烦恼炽烈,贪嗔痴慢,甚于猛火。心浮气躁,好高鹜远。于安分守纪、忠诚老实者尚且嗤之,何况持戒、禅定者流?“当今知识,罕不以名相牵,利相饵,声势权位...1985年8月版,第39、40页。  [7]转引自《现代西方哲学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1月版,第556页。  [8]《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91年9月版,第22—23页。  [9]《...

    净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34561056.html
  • 印顺导师的教育行谊与教育思想刍探

    一身,实与根本佛法背道而驰。密教义理之可议,动机之可疑,仪规之可疵,“痼疾其可愈乎?”佛教之“大滥”无逾于此。  衡诸佛教史,从未见有人像印顺导师这般正气凛然地攘斥密教。22在密教拥有一定势力之环境里...,民国76年。  21 同前注,页321-325。  22 吕澄(1896-1989)也曾批评密教:“同印度教接近,愈益离开了佛教的面貌,……特别是主张性欲的瑜伽。”见吕澄:《印度佛学思想概论》,页...

    黄文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40161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