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啼止时如何?师曰:非心非佛。[22] 「非心非佛」的两个「非」字都是否定的意思,这是对即心即佛的否定。心和佛的观念都要否定,其目的是为了破除学人对「即心即佛」的执着,强调不能执着此心即是佛的覾念,...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03870821.html
-
年之后,为了巩固对政权的控 制,他承袭三年前政府曾令全国各州抄录境内沙门户籍的政策 ,(注22)下令沙汰寺中的僧侣。(注23)这是佛教在纪元前 后进入中国以来,(注24)政府首次对僧伽的干预。...
周伯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04270824.html
-
合,时而因吹来一阵风而分开;康梁之间的师友关系,也就时而和谐,时而紧张。并循环反复。 康有为幼年时代,家中祖父信仰佛教[22],康氏耳濡目染,佛书常引为读资。初犹酷好周礼,年十九,入粤中大儒朱九江...
王俊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05970836.html
-
,做着思想与心灵的锻炼,而小品文的方式,可以随时将生活的小事转换成如孔雀般美丽的智慧[注22]。 如此生活化的体验小品,正好投和这个时代的知识水平与心灵需求。会去阅读林清玄作品的读者,大多是受过现代... 注22:林清玄,《孔雀的幼年时代》(希代书版公司,一九八六),页五。 注23、25:《生命的龙卷风》,页二三。 注24:《紫色菩提》,页六。 注26、27:《生命的龙卷风》,页二四。 注...
郑志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11070842.html
-
无, 故亦称为「中道」(注 22)。由此可知,「空」非指空洞、虚无或离开诸法而独存 的实体;这就是《心经》上所谓的色空不离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世间的五蕴等等无自性(注 23 ),涅盘...境甚 难界定;说见杨惠南,《佛教思想新论》 (台北:东 大图书公司,一九八二年),页二二五~二三六,本 文对涅盘的描述偏于消极意义。 注22:《中论》(观四谛品),《大正大藏经》,卷卅,页 卅...
张静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11370846.html
-
册,蒙圣恩降敕,编入藏录,欲望圣慈,下印经院,开板模[22] 印颁行。所贵真乘要法,广布于?区,善化妙缘,永资于庆祚,取进止奉御宝,批依奏所有合,行事件本院。遂具状奏闻,准中书札子,奉圣旨依奏,于景佑...与王随所记之「景德三年(1006)」有异,但此差异因对本论文之主题无重大影响,本文在此不作讨论。 [16] 见《景德传灯录》,CBETA, T51, no. 2076, p. 196c22。 ...
黄绎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12070850.html
-
现场的公案故事等,例如〈月明和尚度柳翠〉(喻29)、〈吕洞宾飞剑斩黄龙〉(醒22)、〈杨谦之客舫遇侠僧〉(喻19)、〈佛印师四调琴娘〉(醒12)、〈赫大卿遗恨鸳鸯绦〉(醒15)、〈汪大尹火烧宝莲寺〉(...
金明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12570852.html
-
住在那宫殿中的诸天童子,享受着各种人间所没有的乐趣。而且每 一位童子脖子上所戴的璎珞,都是由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宝珠结成 。(注22)此璎珞所发出的摩尼宝光,可以照射到一百由旬那样远的 地方,即...去,又有 十八层天,称色界。大梵天,是这十八层天中的第三层天。由 色界天上去,还有四层天,叫做无色界天,共计有二十八层, 或称二十八天。 注22:按释迦毗楞伽摩尼,乃梵文,译文为能胜,就是能够...
罗锦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12870855.html
-
学派[21]、部派[22]或宗派[23],甚至是佛教史上的一个分期,如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初期大乘佛教等都好。否则,好不容易建成的数据库却只用过一、二次,那岂不可惜? (2)对计算机的使用有一定程度的...。 [21] 如中观、唯识学派等。 [22] 如说一切有部、正量部、经量部、南传上座部等。 [23] 如天台、华严、禅宗、净土等宗派。 [24] 台大佛学中心的网站(http://...
张琼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13570863.html
-
假。问:大师何故作是说? 答:论文如此,故大师用之。〔《中论》〕〈〔观〕四谛品〉云: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22]如果我们在这里将前述《二谛义》卷上所明「从来」之说──...亦皆须废。何者?并是谓情。皆须废之也。」《大正藏》册45,页91c10-22。 [12] 《二谛义》卷上曾说:「二与不二为世谛,非二非不二为第一义谛。……二是偏,不二是中。偏是一边,中是一边,偏之与中...
如戒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14170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