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349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中国寺产流失的法律分析——以法源寺为调查研究个案(2)

    意义”,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4卷第2期。  21、王夏昊:“私有财产权的人权底蕴——论私有财产权的性质与意义”,载《云南社会科学》,2004 年第2期。  22、易继明...妥善解决。”  [21] 参见:文力:《产权概念的一个辨析——兼论在理论和实践中对产权概念的误读》,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7期,第19-21页。  [22] 这种理解体现在《国有资产...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00369210.html
  • 瑜伽行派唯识学之结构——再谈无为依与有为依唯识学的区分

    唯识宗相并列,但其重心落在中国佛教对如来藏思想的诠释与发挥方面。见黄夏年主编:《太虚集》(中国社科出版社,1995)第22、43~44页。印顺则在重经重论与思想特质两角度抉择区分出性空唯名论、虚妄...

    周贵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02669238.html
  • 方长生:舟山民间观音信仰考查

    家 喻户晓的古典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里,都为观音增添了诸多神迷色彩。《西游记 》 中具体写到普陀观音的就有九处(见17、22、26、42、49、57、58回),最长处足有2600多文字,一般...

    方长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13169302.html
  • 从科学发展趋势谈佛学与科学对话之展望

    对象加以认识论证,泛称为量[22]。对于具备认知能力的主体本身,称之为能量;所认知的对象则称为所量;认知的结果则称量果。譬如,以眼见树,则眼为能量,树为所量,感知见树即为量果。至于量知的情形,就其方法...  [22]《佛光大辞典》,第5293页。  [23]《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第703页。  [24]《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第703页。 ...

    释见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25669702.html
  • 止观在中国佛教初期弥陀信仰中的地位

    二十:“智通结诚安养事”。(注 22)因此这  些语词应是第五、六世纪普为佛教徒们所使用,至少是在南  朝时代。由于习惯语词 - " 安养国与无量寿佛 " —高频率  的出现,与【表一】中所列《无量...  ?注 22:《卍续藏经》,No.134, PP.28 ~ 31.  ?注 23:T.50/2060, PP.519c、567a、577c、585a、633a.  ?注 24:T.20/2060, ...

    释道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22869825.html
  • 佛法的今古对话:从“废除八敬法运动”论教义的解释

    由于大爱道比丘尼接受八敬法,使得比丘僧尼不是依受戒年岁次序顶礼,如果她请求佛陀按照年岁次序顶礼,佛陀可能会接受。”[22] 换言之,若因为大爱道比丘尼接受八敬法而使比丘尼永远都需顶礼比丘,即使她较比丘...9.449-450。  [22] Rangsee Suton,Gan vikroe kampee phrabudhasasana:goraneebhikuneesong〈探讨原始佛典──上座部比丘尼...

    萧贞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25169834.html
  • 佛教的“如来藏 ”思想与婆罗门教的“我”的观念

    4,2,7时说:“由于我与前生形成的业报的结合,因而在极微中产生运动。由于那运动,诸极微一起产生了非胎生的身体。”【7】(P.22)这是胜论派中表明“我”为轮回主体的言论。  正理派的主要经典《正理经...

    姚卫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25269835.html
  • 论天台圆融哲学的功用性

    即,典型地表现为敌对相即之“烦恼即菩提”,“行于非道,通达佛道”的观点。[22]   第二,三轨类通三识。如果说,以上之三道与三轨的相即还只是理性层面上的认知,那么,真正能为此相即理论作依据的则是唯识...仙人,曾向身为国王的佛陀的前生宣说《妙法莲华经》,故佛陀称其为善知识,并授记其未来当得成佛。此故事显然不是智者所要说的本意。故笔者在此所述乃力图将智顗的本意揭示出来。   [22]按照智者的理论,诸法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41169907.html
  • 百年日本藏学研究概况

    东京展开了这项活动,而寺本婉雅在京都开始了他的工作。山口益:《故寺本婉雅先生与西藏学》[J],《大谷学报》22卷1号,1941年,第98页。在东京一方,后来主要由多田等观扩大了藏学的影响;在京都,寺本...

    樱井龙彦 李连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45969944.html
  • 北周灭佛“后遗症”——再论音声供养与音声法事的合一

    ,律文对僧人作音乐有禁止,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寺属音声人应运而生。”(22)   姜伯勤对唐代寺院僧尼参加音乐演出给出否定性的结论。的确,“设乐本质是戏场,是寺属贱口音声人担任的俳优演出,有乐器演奏”。...。   (22)姜伯勤:《敦煌宗教与礼乐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09页。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

    项 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50269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