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dana vagga, Samyutta nikaya II, PTS p.95)。 依《汉译南传大藏经》:“诸比丘!如是大利为法现观,如是大利,为得法眼。”(第14册,19页)。 【译注二十一】《解脱...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0351521.html
-
不只白天埋首研读《法华》、《圆觉》、《金刚》等经,夜晚更是常行不卧,疲困不堪时,则将头触碰柱子以除睡意。除了研究经教,明本对禅定也异常好乐,他经常独自到居家附近的灵洞山上坐禅习定。[19] 至元...东语西话〉下(《碛砂藏》册37,页472下3)。 [19] 参〈中峰行录〉(《碛砂藏》册37,页510上25-28)。 [20] 参〈中峰行录〉(《碛砂藏》第37册,第510页上28-中1)...
释有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0551523.html
-
如万物的一切发展都是实体原来储蓄的完完全全,哪有此理乎?余肯定万物有根源 (即实体),但此根源,只具有无限可能性。[19] 在晚期的熊十力的著作的下列引文中,熊氏仍主张“本体备万德,含万理, 页...新唯识论》语体本,台北 河洛出版社,1974, 页165,“因为闟,便近于物化,故成有对” [19] 《明心篇》,页167-168,前后文为“今次当谈,天何由成,待人而成之微旨。……实体只有无限...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3951601.html
-
─佛教的密宗,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还表现特殊的佛教情操(注19);特别是雍正,师事喇嘛僧章嘉国师,并参拜禅僧伽陵性音,从而开悟,自称“圆明居士”(注20)。但是,一者由于他个人的主观好恶,二者由于他害怕... 派的激烈性格,一方面也多少反应了明末佛教的腐败。
(注18)引见:野上俊静(郑钦仁译),《中国佛教通史》,台北:牧童 出版社,1978,页160。
(注19)康熙皇帝曾请明末...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5151618.html
-
神话(注19)。而有关佛教传华的诸种传说,即是在佛教初入中国之际,佛徒为了争取佛教在中土的合法生存权利,所拟构出来做为辩护用的,故称之为意识型态。 佛教何时传华原是历史问题,它之所以会与佛教在...
阮忠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5251619.html
-
阐释大多强调慧皎要把真正的操行和世俗的名声区分开来。[19] 这当然不错,但在我看来这种分析还不够深入。因为这里的“高” 和“名” 都有所特指。事实上慧皎所作的工作和僧祐类似,是要以佛教的标准而非...
陆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5351621.html
-
17件,秘色瓷器16件,石质器12件,铁质器16件,漆木及杂器19件,珠玉宝石等约400件、粒,还有大批纺织物品。上述这些物品都是唐代内迁所藏,品种繁多,做工精巧,价值连城,世所罕见。 7.大唐三藏...和剪边五铢钱、龟兹小铜钱等。 克孜尔尕哈千佛洞 位于库车县城西北13公里,为唐代遗址。已编号洞窟47个,现较完整的洞窟有38个,其中19个为支提窟,19个为毗河罗窟。窟中壁画多为佛本生故事像。壁画...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5451623.html
-
而言,即分别包含有语言学和存有论之层次[19]。其次,笔者拟从《中论》注释家清辨(Bhaavaviveka,约500~570)和月称(Candrakiirti,约600~650)的二谛论来说明他们之...。 页101 31. 《大乘玄论》卷一,《大正藏》册45,页15下。 32. 《三论玄义》,《大正藏》册45,页14下。 33. 同注31,页19下。 34. 《中观论疏》卷十本,《大正藏》...
刘嘉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2251679.html
-
应不免改服。自古至今,求法之人定有障难,请安排也。不因此难,则无因归国,且喜将圣教得归本国,便合愿。”19大理事卿杨敬之送行,谓:“我国佛法既以灭绝,佛法随和尚东去;自今以后,若有求法者,必当向日本国...76年1月)p59-80。 18 释圆仁,前引书(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国60年4月出版)p91。 19 释圆仁,前引书(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国60年4月出版)p101。 20 朱云影“中国佛教对于...
赖建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4251734.html
-
步骤地对研究主题获致一定水准的认知或判断的程序”。[19] 所谓的认知与判断程序,听来不免觉得抽象,最主要的原因即在于研究方法乃是某种“法无定法”、“存乎一心”或“得其圜中以应无穷”的概念运用程序;在...差可拟之。 [16] 参见蔡耀明2001:24-25。 [17] 对此等原则之详细说明,参见蔡耀明2001:25ff.。 [18] 参见蔡耀明2002:25-26。 [19] 参见...
朱文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4751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