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550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怎样读“妙云集”(1)

    怎样读“妙云集”  目录   序……………………圣严法师……………1  自序…………………………………………3  怎样读“妙云集”…………………………6  一、 从高僧类型看导师的风格…………8  二、 初学者如何读“妙云集”…………12  三、 久学者如何读“妙云集”…………15  四、 学佛者如何读“妙云集”…………19  五、 佛学者如何读“妙云集”…………20  六、 专宗专修者如何读“...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3051811.html
  • 清末民初庙产兴学风潮—以虚云禅师为例(1)

    行乞讨之事。是故中国僧侣渐渐增多后,经济来源成了一大难题。禅门名言:「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19],百丈清规标志着中国传统以农为本思想在佛教内部的确立。佛教进入中国后,传统知识分子对佛教的攻讦主要...

    陈育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3151814.html
  • 佛法的今古对话:从「废除八敬法运动」论教义的解释

    跟阿难尊者请求佛陀让比丘僧尼依受戒年岁次序顶礼,阿难尊者就以她的话去报告佛陀,佛陀回答:“阿难,世尊许可比丘僧尼依受戒年岁次序顶礼、迎礼、问讯、并以适当的行为彼此对待,那不应该的。那是不可能的[19]...110-111。(泰文版)   [16]释昭慧,《千载沉吟》,页210。   [17]释昭慧,《千载沉吟》,页177。   [18] 此即为瞿昙弥比丘尼的另外一个名称。   [19] 巴利语 a...

    蕭貞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3651825.html
  • “孔颜乐处”心解——宋明之际一段儒释“心性”通辨

    [18]《济颠大师醉菩提全传》桃花庵主人序[Z]. [19]焦竑.澹园集?焦氏笔乘续一[A].容肇祖.明代思想史[M].上海书店,1940年影印本. [20]焦氏笔乘续一[Z].p...

    徐湘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3951832.html
  • 中国佛教心性论述评

    变作无明,起诸颠倒善、不善等。如:寒来结水,变作坚冰。又如:眠来变心,有种种梦。今,当体诸颠倒即是法性,不一不异。[19]   无明法性心,一心一切心,如彼昏睡;达无明即法性,一切心一心,如彼醒悟。...论及其相关问题研究》1998年5月版第48页   [18] 《四念处·卷第二》   [19] 《摩诃止观·卷第五》   [20] 《摩诃止观·卷第六》 ...

    恒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5151853.html
  • 把握佛法的基本内涵——佛法六要点

    者,说亿劫轮回地狱报。17、若遇污梵诬僧者,说永在畜生报。18、若遇汤火斩斫伤生者,说轮回递偿报。19、若遇破戒犯斋者,说禽兽饥饿报。20、若遇非理毁用者,说所求阙绝报。21、若遇吾我贡高者,说卑使...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5251854.html
  • 《金版大藏经》史迹考

    主译、译语、笔受、证义、润文等职别 , 可见译 场规模之大。前后 19 年 , 共译出重要经论 74 部 ,1335 卷。综 计隋唐之世共译出佛经 360 余部 , 约 3000 卷。汉文大藏经的形成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5751868.html
  • 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及元晓与见登的相关述记关于一心开二门的阐释

    转识藏识真相若异若一”的思想模式为依归,和法藏的真心论的立场有所不同,元晓是想要会通唯识思想的转识说与如来藏说。元晓首先解释了四卷本《楞伽经》“转识藏识真相若异若一”的问题,[19] 此一句话可表述为...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5951874.html
  • 空与太极--略论明代蕅益大师所著《周易禅解》

    ,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此等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尔,法不离如,法不异如,审谛真实不颠倒。”[18]   《杂阿含经》并且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表达:   “先知法住,后知涅槃”[19]...第二九六经。《大正藏》册二,页84。   [19] 《杂阿含经》第三四七经,《大正藏》册二页97。   [20] 同注1,页一五0。   [21] 同注1,页一四二。   [22] 同注1,页...

    游祥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0351876.html
  • 天台智顗教观思想体系

    中华佛学研究第五期(2001.03)  复次,教为诠理,令得入实相。入理之门,“若于一教,以四句诠理”,[19] “约四教各有四种教门,一往则有十六种教门”。[20] 《维摩经玄疏》云:  仰寻佛法...

    林志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1551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