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无住著,因应对言者或所教导者的根机,在有言与无言之间可以卷舒自在。[18] 对真理的直观悟入是修行的层次,以言说表达真理为教化的层次,我们在分析上不能任意混同这两层。至于两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圣人的...
黄国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0146834.html
-
352 页
福祚也。(注18)
另外, 南诏王寻阁劝( 808 – 809 年在位)曾修曲靖崇真 寺(注19), 劝龙晟铸佛三尊, ...
李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0646844.html
-
从今以往,奉六师外教而因出家,佛非我师;不奉受法,不归圣众。从今以往,悉无所作,亦无报应;不兴重衅,亦无恶趣”(大正17,页779上)。[18] 这些退席的会众,他们心中的疑虑,主要就是,如果按照文殊...
郭忠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246882.html
-
智力,就是處非處智力等十 種,詳細請參考,:《佛教大辭典》pp. 2402中-2403 , 3546下。但是沒有十力智的名稱,又遁倫:《瑜伽論記》 卷第18(大正...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346886.html
-
有部等還設了十四種「心不相應行法」,包括在「行蘊」之中,
即是明顯的一個例證。
《阿毘達磨俱舍論》第九云:「思就是行」(18)這是最狹義
的「行」,...,或其主體要素。
(18)意識界(`mano-v. dh., mano-v. dh.):
即知覺的認識作用,或其主體要素。
談到此,尚...
張瑞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546887.html
-
信论》义理真伪之争必然蕴含了极其深刻的原因,也必然造成长远的影响,是近代佛教史所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18 《大乘起信论》争论的背景是在唯识学的前提下进行的,支那内学院的佛学研究特点,就 在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4446937.html
-
现代教育要能推动福慧双修的理念;现代教育要能实践解行并重的教化。 17、平庸的老师,只会叙述;良好的老师,懂得讲解;优异的老师,能够示范;伟大的老师,重在启发。 18、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布施...
星云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0246974.html
-
推算,其间有百年的差异,平川彰就教团发展推断,以北传说法为合理,即佛灭于西元前383年。18以上有关“原始佛教”时期之下限问题,木村泰贤、宇井伯寿、水野弘元、平川彰、前田惠学都以阿育王即位,亦即上座部与...史研究》,页1-5,东京︰山喜房佛书林,1964第一刷,1966第二刷。17 参平川彰《原始佛教与阿毗达磨佛教》(平川彰著作集第2卷),页100-101,东京︰春秋社,1991第一刷,1997第二刷。18...
王开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2347035.html
-
非”是因劝勉而亲近;“慈愍”是因同情而亲近;“利人”是因守护而亲近;“同利”是因济助而亲近。佛陀对以上四种恶人、四种善人,也列有细目分述。佛陀劝诫善生,应远离恶人,亲近善人。18 接下来,佛陀就正式...274)。 18 四种恶人与四种善人的细述,各种译本出入颇大,在此无法一一比对。 19 此经的相关经典,另有《别译杂阿含.259经》及巴利经典之A?guttara Nikāya VII 44, ...
王开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2347036.html
-
最高的理想。 在早期佛教的理论中,涅槃是熄灭了一切“烦恼”,从而超越时空、超越生死,与现实世界对立的一种境界。《杂阿含经》(卷18)说:“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涅槃。”把...40多个,考古资料证明有25个左右。南北传的史料均记作18部,唐译《异部宗轮论》载有20部。 大体情况是:从佛灭第二个百年,约公元前8世纪初开始,上座部发生分裂。据说,当时一位名叫犊子的比丘奉舍利弗、...
任继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2747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