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7455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闽台宗教关系

    宝海亦示寂。本圆、觉净师徒十易寒暑,才建成大雄宝殿、寮房与斋堂,寺定名观音山凌云禅寺。本圆法师是台湾基隆人,俗姓沈,生于清光绪八年(1882),幼聪颖过人,16岁拜僧法参为师,出家于福州鼓山涌泉寺,后遍访...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15752236.html
  • 智顗的二谛思想

    消极的否定(二边),而是能够进一步体悟:否定中蕴含著积极的中道之理。这也是智顗之所以赞美别接通二谛,‘能见不空,是则为妙教’ 注16的原因。   然而,别接通这种“...使”一样。   注15引见《大正藏》卷33,页703,下。   注16《法华玄义》卷2-下;引见《大正藏》卷33,页703,下。   注17同前引。   注18引见《大正藏》卷33...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252272.html
  • 净土信仰论之研究: 世亲、昙鸾与亲鸾之回向思想

    本愿力的还相回向。认知根据与存在根据在此构成了净土信仰论的佛教诠释学的佛教诠释学循环,一个宗教佛教诠释学的本体学循环。注16   图示   弥陀如来本愿   还相回向   ↓ ...注16诠释学循环,参见海德格(M. Heidegger)的《存有与时间》(Sein und Zeit),1997 第十七版,页7-8,152-153,314-316。佛教诠释学的诠释学循环,参见笔者《...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252273.html
  • 净土决疑论─宋代弥陀净土的信仰与辩议

    ,秪[只?]可传枝”一语。 注15按《天台十疑论》又称《净土十疑论》(以下简称《十疑论》),据说是智顗之作,但学者都表怀疑。 注16不管作者为谁,其著作动机是在对弥陀净土疑惑不信之人,释疑解惑,是典型...,有助于弥陀净土信仰之流传,参见拙文〈弥陀净土的追寻----北宋“往生西方”著作的探讨〉,《故宫季刊》16:1 (民国81 年 秋季),页59~86。   注7关于净土与三阶、弥勒信仰者的争执,可见于...

    黄启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352274.html
  • 试论大足宝顶山柳本尊十炼图

    便辞山/而去,于天   302页   福二年 注16(937)正月十八日/,本尊将檀香一两为一炷/,于左脚踝上烧炼供养/诸佛,愿共一切众生/,举足下足,皆遇道场,永不践/邪淫之地,感/四天王为作证明...注14 刘长久等编,《大足石刻研究》,页490。黎方银,《大足石窟艺术》,页56。   注15本图参照黎方银《大足石窟艺术》(前引书)中图表绘制,页56。   注16 宝顶山及安岳十炼图将炼踝...

    黄锦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552275.html
  • 比丘尼受戒法与传承之考察

    16可惜求那跋摩在元嘉十年(AD 433)九月便去世,无法如愿传授二众戒法。   同年,印度之僧伽跋摩(意译为“众铠”) 注17来到扬州,翌年(元嘉十一年,AD 434),师子国铁索罗等三位...部分。   注16《事钞》(卷 15.29.5):“诸尼苦求更受,答曰:‘善哉!夫戒定慧品,从微至著,若欲 增明,甚相随喜。’且令西尼学语,更往中国请尼,令足十数。”《高僧传》卷三(大50,341...

    释惠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652276.html
  • 格义佛教思想之史的开展(1)

    。道家  与道教两者应加予分开来理解(注16)。传统的巫术信仰被  道教吸收后,经过其推波助澜而更为盛行,遂在中国民间留  下了根蒂。所以汉代的思想界,除了儒家、道家两大思潮外  ,有渊源于巫术信仰的...

    林传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952279.html
  • 格义佛教思想之史的开展(2)

    一九六四)二  九页。  (注 16) 日本学界最力说这点的是幸田露伴氏。见右书序  言。  (注 17) 参看上注 (14)。  (注 18) 见‘史记’卷一一○“匈奴传”。详参照岩村忍  氏‘西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2052280.html
  • 天台圆顿止观之修证──就十乘观法而论

    但有名与色,若欲如实观,但当观名色。心是惑本,其义如是。若欲观察,须伐其根,如炙病得穴。今当去丈就尺,去尺就寸,置色等四阴(即色、受、想、行阴),但观识阴。识阴者,心是也。[16]   此说明界内、...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3252289.html
  • 浅论华夏俗世妇女的观世音信仰──兼论这位菩萨的性别问题

    驾崩,惠帝(291~306在位)继位之后,先有“八王之乱(291~306)”,[15] 跟著是“永嘉之乱(309~316)”,[16] 匈奴刘氏俘虏了西晋的怀帝(307~313在位)和愍帝(313~...159中~160上。  44. 参《妙善传说》页94。仕邦按:《隋书.王劭传》中说独孤后大行后成了“妙善菩萨”见于页802上。  45. 参《妙善传说》页95。  46. 参《妙善传说》页16。  ...

    曹仕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3552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