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恶道,贞廉自守,一妻一妇,慈心不怒。……边国当忠孝,尊敬长老,信乐佛道,给施明经道士,念报反复。[注16] 以上三段译文,皆证明佛教道德伦理本有忠、孝、节、义的思想,然而若加以考察,则可知其义涵与...第一一一五页上。 [注15] 《大正藏》第一册,第一七六页中。 [注16] 《大正藏》第二册,第八三○页中。 [注17] 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孝经》(台北:大化书局)第五五二三页。 [...
王月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2152924.html
-
桓帝纪》说桓帝“饰芳林而考濯龙之宫,设华盖以祠浮图、老子”(15)。当时襄楷上桓帝的奏议也称:“又闻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16)都说明汉末宫廷奉佛的...1965年5月,第2922页。
(15)《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320页。
(16)《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082页。
(17)《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
方广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2752941.html
-
的影响,不仅运用了玄学的词句,思想上也与玄学划不清界限。如在〈不真空论〉里有这样一些句子:‘审一气以观化’,‘物我同根,是非一气’,这就大同于玄学思想了”[注16]。 另一方面,《肇论》的绝大多数教...注15]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汤用彤卷》(河北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八月)第七○六页。 [注16] 吕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一九七九年八月)第一○二页。 [注...
张卫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2952946.html
-
“诸法因缘生”、“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等和“大乘佛法”的“一切法不“生””等,就会对立起来。【涅槃是圣者自证的,非一般的意识分别、语言文字所能及的。……《阿含经》只以遮离、譬喻作方便的表示】[16]。...
释显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5453001.html
-
什么区别 答:本质上没有区别是一样的,只不过读可以不出声,而诵是要发音的。读有意功德,诵不仅有意功德,还有语功德,别人听到还有结缘功德。
16是不是一定要有师承? 小水穿石的问题,问的很好...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00053148.html
-
,本文特称之为“人天超脱教”。这种人天教类似天台宗从其藏、通、别、圆四教判中加入接引关系所引发的“七重二谛”(16),其中除四教外加入了圆接别、圆接通、别接通等三种谛理,智俨的人天教说则涉及以小乘、...
李治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04053184.html
-
已不远,如何多生多世行菩萨道[16]? 甚至反而因此质疑说: 现代禅行者自认为强调解脱道和菩萨道的共通性,但解脱道和菩萨道间共通性的中间路线该怎么走?如何能断除了烦恼却又能生生世世回入人间、留在这... [15]温金柯,〈佛教根本思想辨微-敬覆印顺法师“《我有明珠一颗》读后”〉,页七二-七三。 [16]林建德,〈印顺人间佛教的修行观研究-从现代禅的质疑考察起〉,第五小节“印顺人间佛教的修证观”。...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13653233.html
-
依止正道。 12, 个人财产制是贫富不均的主因。 13, 为了社会的良性发展,必须消除苦及苦因。 14, 所有的人类都是平等的。 15, 财富与出身的背景,不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 16, 真正...
游祥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83253613.html
-
铺陈于意识中,吾人能得以察觉到个人微细的深层意识,比他人更能经验到内在的冲突,制造了超越痛苦,迎向醒悟的机会。[注16]这说明了觉识能力的提升,绝非是凭空可以得到的,而是要透过一些适当的方法,自我学习、...,《天台学-根本思想及其开展》(台北:慧炬出版社,一九九八年),第二四六页。 [注16] 邬佩丽撰,〈禅坐的时间及省察度与个人自我觉知、自主性的关系研究〉,《辅导与咨商学报》第一期(台北:国立台湾...
觉启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84353617.html
-
修定的大障。15.不信,信的反面,不信佛法僧三宝的真实功德等实理实事。16.懈怠,精进的反面。17.放逸,不放逸的反面。18.失念,忘失正念,主要指禅定中忘失所现之境。19.散乱,杂念众生,乱无头绪,...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20453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