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983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格义佛教思想之史的开展(1)

    五行之象,风雨云物之占,推步盈缩,悉  穷其变,兼洞晓医术,妙善针脉,睹色知病,投药必  济,乃  52页  至鸟兽呜呼,闻声知心”(注34)。  这样,安世高一方面是善通经论,且能翻译的学僧,但  ...缘故。(注52)  除了般若部经典之外,如来藏系统的大乘经典,也在这  时陆续被翻译出来。特别是由三国时的支谦,及西晋时的竺  法护二人之手译出的,为数甚多。支谦所出,属般若部的只  有‘大明度经’(六...

    林传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952279.html
  • 浅析六朝汉译佛典偈颂之文学特色(1)

    偈颂亦有[52];而孙吴支谦所译《太子瑞应本起经》亦有七言偈颂66句[53];西晋竺法护所译诸经中亦多有首七言偈颂[54]。此时期的七言偈颂,有短小如四句者,亦有篇幅冗长逾百句者,其叙述说理亦侃侃而出,...--------------------  50 见大正藏第十六册,671号。  51 见《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大正》16?480c~482b)。  52 见《般舟三昧经》(《大正》13?900c~...

    王晴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952382.html
  • 古奥义书(Upani.sads)与初期佛学关于自我沉沦概念之比较与评论

    理解吾人真实自我之本质事实上同一于梵,则死后不仅不再轮回,且将至梵世界(Brahmaloka)而成为永恒不朽。[52]  人受行为活动所主导,行为活动受欲爱所主导,而欲爱则又受思惟意向所左右。行为活动、...-----------------------------------------------------  52 Brh. 4.4.1-7.   页15   关系而出现,即,经由身体与食物之关系、...

    林煌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2052384.html
  • 历代文献中的慧能“心性”思想探究

    手脚,却不能说即是他的创作。详印顺〈神会与坛经〉(在《海潮音》52.卷2-3,页202-203)和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四》页91。  10. 胡适自己说:“我相信《坛经》主要部分是神会所作,我的根据...一念心开”[52]。 按,“空”指“空心”,“著空”是指“著空心”而言的,慧能常有此用法,如《坛经》文中有“空心禅”、“空心不思”的用法即是。这样内外双离,也就悟入心、物内外平等之般若自性,于是又回归...

    张国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2252386.html
  • 论佛道儒三家伦理的关涉——以五戒与五常为核心

    以外,提倡者代不乏人。  南齐沈约[52]在与道士陶弘景论争时著《均圣论》,指出佛教的五戒也是儒家典籍所禁止,说佛教不杀生戒的精神早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即已具足,但是佛教为了实践慈悲,特别重视不杀生戒至为... 《仁王般若经疏》卷上1,《大正藏》卷33,319a~b。  [48] 《辩正论》卷1,《大正藏》卷52,494c。  [49] 通“杀”。  [50] 通“智”。  [51]  2002年撰于台湾...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44552574.html
  • 历尽沧桑话寺院

    任用贪婪横暴的奸臣蔡京,童贯、高依 等人;他自己也荒淫奢侈无度4弄得北宋灭亡,自 己也做了俘虏,不久死在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 县)。相传他还亲自到法门寺降香拜佛,在大雄宝殿 前一方青石上坐过。石长52...法门寺的围墙,恢复重建 了钟楼鼓楼。1985年6月11日美国、英国、日本、 西德、瑞士、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旅游 者一行52人到法门寺参观游览,法门寺首次接待了 外国旅游者01987年澄观离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61952772.html
  • 民初上海居士佛教的发展(1912─1937)[一]

    中国佛教的反传统倾向〉,《世界宗教研究》,1990年第2期,页52-55。  2. 如 Holmes Welch 认为研究中国佛教,如何掌握地区性差异因素相当重要。以西方人为例,为何他们早先对中国佛教有...牵涉学理,窃恐非自命新佛之提婆达多从地狱复起不可。至弟一条之组织革命四字,则不但无理由之可言,且并逻辑而亦不可解矣。[51]  事后,太虚亦作〈敢问佛学丛报〉以驳难,掀起佛教波澜[52]。再者,如印...

    钟琼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5252996.html
  • 敦煌本生故事与其石窟艺术述论

    本生故事的起源39  三、本生与因缘、本事、譬喻的关系43  第二节 敦煌本生故事形成背景52  一、大乘佛教的兴起52  二、关于“大乘”名称的由来55  三、佛教中国化之过程58  第三节 敦煌石窟...

    林玉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82053042.html
  • 现代禅的戒律观(1)

    法者,适应佛教的时代要求,而展开了正法中心,复归于佛陀的运动,这就是“大乘佛法”52[52]。   “毗尼是世间中实”一语出自《大智度论》卷一:“毗尼中结戒法,是世界中实53[53]。”印顺法师讨论戒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13053228.html
  • 现代禅的戒律观(2)

    卷廿二,〈五分律第三分之八食法〉(大正廿二.一五三上)。  51[51]释禅音编,《现代禅文教基金会简介》,见“现代禅网站”,一九九八年七月初版,二○○二年十月修订。  52[52]释印顺,《原始佛教...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13153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