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983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慧沼《劝发菩提心集》研究

    ──内在、外在条件 52  四、菩提心的退转与不退转 58  第二节 忏悔思想 61  一、“忏悔”释义 62  二、“忏悔”之重要性 63  三、《劝发菩提心集》所提倡的忏悔法门──六根忏悔法 64...佛教思想发展史论》,台北:东大,1983年6月。  52杨惠南着,《佛教思想新论》,台北:东大,1982年8月。  53裴源着,《佛经翻译史实研究》,台北:大乘文化,1983年3月。  54德田明本着,...

    吕姝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10658567.html
  • 金元之际诗僧性英事迹考略

    送行诗韵  麦苗春晚尚如丝,甘泽尝嗟应候迟。  六事桑林怀圣德,一篇云汉赋周诗。  骄阳入夏为霖雨,远客通宵役梦思。  赖有汤休诗句好,披吟正是忆家时。[52]  杨弘道(清人避乾隆讳,多作杨宏道),...209~210页。  [52] 《小亨集》卷一、四。  [53] 《小亨集》卷一《过燕》有“今兹岁逢酉”之句,此酉年当为丁酉年,即1237年。  [54] 《小亨集》卷四《圆融庵》。  [55] 《二妙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14558611.html
  • 从黄庭坚悟入“字中有笔”的媒介看他的“以禅入书”

    52]   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云:  往在桐庐见吕舍人居仁,余问:“鲁直得子美之髓乎?”居仁曰:“然。”“其佳处焉在?”居仁曰:“禅家所为死蛇弄得活。”  禅家常用“死蛇弄得活”比喻手段的高明和禅机...刘明仲墨竹赋》  [52]《外集》卷十九《题苏才翁草书壁后》  [53]《碧岩录》卷七第六十七则《傅大士讲经竟》  [54]《东坡题跋》卷四《跋文与可论草书后》  [55]明?张昱《可闲老人集》卷一《...

    陈志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64358943.html
  • 缘起“此缘性”(2)

    编著P.T.S.的 的 William Stede 先生,将此法句翻译为:  This being, that becomes.(注52)  虽然已注意到‘sati’与‘hoti’二种存在的不同,“...───(注51) W.Brugger编著 项退结编译“西洋哲学史节要”  (1988)p.689f.。(注52) 394a。  “Imasmim sati idam hoti.”翻译成:“缘是有是。”...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33459353.html
  • 经导对中国佛教礼忏的影响——以梁《高僧传》为中心的探讨

    忽赏道诠,议者谓逢时也”,[52] 可见当时的“经师”也有不同的应世伎俩。  在智宗的传文中“八关”应该是当今佛教界流行的“八关斋戒”,六朝时代由于种种斋法的流行,“八关斋”也应是当时的潮流之一。 ...-----------------------------------------------------------------------  注52:T.50/2059, P.414a. 中宵即是...

    释道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91759657.html
  • 重提印度禅与中国禅──一种早期的思想史观察

      10. 铃木大拙,〈禅:敬答胡适博士〉,《禅宗 ─ 历史与文化》,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2页。  11. 同上,第53页。  12. 同上。  13. 同上,第50~51页。 ...觉立而道成。」而他说的「淫息存乎解色,不系防闲也。有绝存乎解形,不系念空也」[52],则更表示了智慧优越的一面。对照一下安世高《安般守意经》卷上的说法,不难发现,安氏不仅强调以「守意为道」,他于「守意...

    龚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41659943.html
  • 东汉佛经中的称数法

    亦善,要亦善。”[52]“比丘听,当为说法,上起亦利,中起亦利,遍竟亦利。”[53]  五 倍数的发展  上古汉语有用“倍”字、数词作述语或二数相乘等形式表倍数,佛经中的倍数表示法主要用“倍”字。例如...1.233.2  [52] 《大正新修大藏经》1.922.2  [53] 《大正新修大藏经》1.851.3  [54] 《大正新修大藏经》15.367.2  [55] 《大正新修大藏经》4.157.2 ...

    张延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2660013.html
  • 现代禅及其思想特色

    也是解脱之后自然流露的德性。现代禅的道次第虽于图表中明列十三项,实则第一项也是在第十三项之后的第十四项。依次类推,则第三个道次第“活在眼前”也是现代禅最后的修行境界——第十六个道次第。[52]  (3...什么样的佛法》,原发表于1988年,后收录于《现代人如何学禅》第74页。  [52] 见李元松《止观双运的修习法——现代禅道次第初讲》,收录于《禅的修行与禅的生活》第37~39页。  [53] 见李元松...

    张嘉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5460045.html
  • 非营利组织与外部支持者行为探讨--大乘佛教组织在台湾地区为例

    41-52。   8. 司徒达贤(1994),‘台湾中小企业之经营策略’,中小企业发展学术研讨会。   9. 何建兴(2002),‘佛教量论的宗教意义’,揭谛第四期,P37-55。   10. 妙法... Behavior, “ Journal of Retailing (52), pp.13-30, 93-94.   67. Rotter, J. B. (1967), “A new scale ...

    林佳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94060261.html
  • 五台山的“圣山化”与文殊菩萨道场的确立

    ,岩上广平,时人即宣称这里是“文殊师利与维摩诘相见对谈之处”(52)自从有了种种传说,朝圣者便能将经典中的记载与五台山上实际  的景色对照起来,而增添游山时神秘的遐想。  诵读过佛经的僧侣们怀著求见...1128。  (49),圆仁语。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50),《古清凉传》卷上,《大正藏》五一,p.1094-1095。  (51),同注49。  (52),见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王俊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84160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