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7455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六度集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太平。(《六度集经》 15-16)   这个关于动物报恩人负义的故事,在汉译佛经中多处出现。即以《六度集经》而论,卷五之“难王本生”(摩天罗王经)即属同一类型,它讲的是一位国王出身的修道人,在山里深坑...

    刘守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63870028.html
  • 论宗教与哲学中的超越与信念

    皮尔士概括地提出一个为信仰进行解释和辩明的科学的和实用主义的方法。而正是这个方法(皮尔士在这方面对探究和信仰的分析)构成了一种实用主义的真理理论。”[16]他讲了四种可能的确立信念的方法:“固执的方法”,...、乃至于潜意识冲动在内。  [15]这种“唯物主义”不应该包括马克思的哲学,参见拙文《实践主义:马克思哲学论》,《学术界》2000年第4期。  [16]H. S. 塞耶:《实用主义》,原载《美国百科...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40670211.html
  • 净元法师著:慧日集(第一辑)

    再要进入此门,则非六波罗蜜不能成办。入门之后,观照种种摩尼宝珠,确为有情众生本来具足的东西,于是复出此门,用十波罗蜜摄化接引,使彼等亦能同获宝珠。这就是菩萨的次第行,次第道。   第16篇   自己做...

    净元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43270236.html
  • 净元法师著:慧日集(第二辑)

    生活,所以生活的现象为生灭,而禅究竟空,不生灭。  人不是佛,牛乳不是乳酪,因此生活不是禅。  佛遍十法界中,乳酪不一定牛乳做的。禅,说的是一种境界,并无实质意义,非关生活,自然禅亦不是生活。  第16...

    净元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43270237.html
  • 中国古代生物循环变化思想初探

    —55页。  [7][英]梅森:《自然科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6—17页。  [8]赵云鲜:“化生说与中国传统生命观”,《自然科学史研究》,1995年第4期,第366— 373页。...

    朱清海 李思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71170391.html
  • 菩提心影:法教篇(一)

    ,修习圣道,证大(P16)转依。  然则从何而修?曰:当从破“我执”着手。  曰:我执依何而生?曰:由第七识见分执着第八识见分为我而生。如下图:  (图缺)  然则第七、第八,形相细微,既不如贼之可以...

    慈航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0770435.html
  • 韩愈论佛骨表的缘起及其内容分析(1)

    14];睿宗朝的宰相魏知古,中书舍人裴漼,侍郎李乂,太子洗马、谏议大夫宁原悌,太尉兼通事舍人韦凑[15];肃宗朝的宰相张镐[16];代宗朝的宰相常衮,高郢(德宗朝宰相),东川节度使李叔明[17];德宗...

    谭澎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42470615.html
  • 韩愈论佛骨表的缘起及其内容分析(2)

    16]:张镐反佛道文见《旧唐书》卷一一一,《全唐文》卷四三二〈谏内置道场奏〉。   [17]:高郢反佛道文见《旧唐书》卷一四七,《全唐文》卷四四九〈谏造章敬寺书〉、〈再上谏造章敬寺书〉。常衮文见《新...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42570616.html
  • 读《瑜伽经》(二)

    相随。(3·14)   接续的差别是变化的差别的原因。(3·15)   通过对(上述元素与感官中的)三重变化的总制,(可获得)过去和未来的知识。(3·16...

    方广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82570717.html
  • 读《瑜伽经》(一)

    ldquo;离欲是摆脱了对可见和超验享乐的追求的人的至上意识。(1·15)   由於认识了神我而对‘德’漠不关心,这是较高的(离欲)。(1·16)&...

    方广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82570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