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073人。[15]丁锡贤认为这情况与作一个基督教徒只要履行一个简单的入教仪式有关。其二,释南亭认为:“宝华山的传戒规矩礼法,是一家的私法,并不能笼罩全国……时移事变”,连宝华山也曾对持午不食之戒... [14]参见岑学侣《虚云法师年谱》 [15]丁锡贤《提倡编纂寺志 弘扬佛教文化:略陈佛教改革之管见》,载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佛学研究》1995年年刊 [16] 转引自江灿腾《20世纪台湾佛教的...
邓子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52462259.html
-
基本的教理与法义。近年来阿含学在台湾受到重视,印顺法师的影响即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15]不过,尽管阿含圣典是“教法的根源”或“释尊的原始教说”,但不代表其是“释尊教法的全部”。大乘佛教之应?#092...
林建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54962284.html
-
石刻考察团”,实地考察大足的北山、宝顶等龛窟后,学界对于大足石刻〈牧牛图〉的研究,已有多篇调查报告与研究论文,如:李巳生的〈大足石刻概述〉[15] ;大足县文物保管所的〈大足北山和宝顶山摩崖造像〉[16...宝顶山摩崖造像〉,收录于刘长久、胡文和、李永翘编著,《大足石刻研究》,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页15。( 原载《文物》1,1980 )。又见《大足石刻内容总录》,页183。 [3])...
蔡榮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65662349.html
-
佛欲带诸罗汉外出乞食,命阿难使罗汉取筹,以计其数。阿难备好筹具,军头波谟便来抽取。阿难心生疑虑,佛陀却赐他“取筹第一”称号。僧为解除众人之疑惑,进入四禅,凭神通升腾天中,大声颂出此偈。 偈陀15 ...
释果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74562390.html
-
」。自此,法藏方成为正式的比丘僧,复诏师于太原寺讲《华严》,端午时,武后遣使送衣五事,以符端午之数。14(注12) 15然于(唐大荐福寺故主翻经大德法藏传):「三祖法藏,字贤首,帝赐别号国一法师」,... 15 16 注13 参考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主翻经大德法藏传),《大正藏》第五0册,页二八一上。 注14 17见续法:(法界宗五祖略记/三祖贤首国师),《...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83262440.html
-
座)、西山净土宗(本山光明寺,信徒15万、寺院等609座)、西山深草派(本山誓愿寺,信徒8万、寺院等279座)相冶世世派等。 净土真宗 原从净土宗分出,但它自成体系。整个真宗现有信徒1380万,18...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85662450.html
-
鹿野苑中最初为五比丘初转法轮时,就已经提示要以“中”为行道的特质。他认为佛在开宗明义的最初说法就已明显的展示出了不苦不乐的中道正观,就已明示佛法的修学要行“中道。[15]他的说法不无道理,“中道”思想... [14]三种中道即:一、俗谛中道,二、真谛中道,三、二谛合明中道,详见《中论疏》卷1。 [15]见印顺《中观今论》p5,妙云集上编之二。 [16]《杂阿含经》300,《大正藏》02,85c。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90362458.html
-
;(11).势至观(观大势至菩萨色相);(12).普观(观自己生于极乐世界莲华中);(13).杂想观(观阿弥陀佛丈六八尺的应化身。);(14).上辈观(大乘之凡夫上辈三品往生观);(15).中辈观(...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91162468.html
-
王者,正如福永光司所指出的,敬礼问题“与儒家有本质上的关系,即属於广义的礼学范畴的问题”(15)他以礼学范畴的关心是从儒家经典开始的,这方面的特殊修养也成为他检讨佛教敬礼问题的知识背景。 第三是钦佩...宗後别著义疏,首称雷氏。宗炳因寄书嘲之曰:“昔与足下共於释和上间面受此义,今便题卷首称雷氏乎?”《隋书·经籍志》经部礼类著录雷次宗《略注丧服经传》一卷,恐即雷氏据慧远之就而“别著义疏”者。 (15)...
曹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91962477.html
-
严》八十卷、《涅槃》四十卷,合八百四十卷;大藏则依据《开元录》所指四十八藏,八百函,合五千四十八卷而言。(15)所以,有些寺院会因财力的关系先造小轮藏,但是气象制度不够恢宏,以後才再募化,成就大轮藏。...》第五十二册(经典号码二一五),第七一一页中至下。 (15)元·徐硕,《至元嘉禾志》卷二十六(—二八八年修),蔡开撰《(崇德县)崇福寺藏记》,第四页上至下,是南宋庆元三年(一一九七)十一月记。释居简...
黄敏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92062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