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志着人与万物不同的地位,乃由于人是按上帝的“形象”和“样式”所造成[13],是由上帝“将生气”吹给人而“成了有灵的”[14],或由真主“将精神吹在他的身体中”,又为之创造了“心灵”[15],正因为如此...圣经·创世记》2:7。 [15] 《古兰经》32:9。 [16] 《圣经·创世记》1:26。 [17] 《古兰经》35:39节也说:“他使你们为大地上的代治者。” [18] “自我”(...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01961986.html
-
15岁,这年他跟随师父朝游草地牧区。返回尕楞寺后,大师向包括才旦夏茸在内的百余名徒弟讲解佛教理论知识,主要以格鲁派鼻祖宗喀巴大师的经典著作为主,兼及宗喀巴哲学思想。此外,还简要讲解了“大五明学”。是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04762020.html
-
六千四百七十八,僧尼七万七千二百五十八人。”[15]这可以想见北魏王朝建都平城百年间(公元三九八-四九五》佛教骤兴的盛况。 三 北魏迁都洛阳时期的佛教 北魏高祖孝文帝拓跋宏,太和十七年,(齐武帝萧赜,...纪四。 [10] 汤用彤,漠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四九六页。 [11] 释老志。全後魏文二。 [12] 释老志。 [13] 释老志。 [14] 释老志。 [15] 释老志。 [...
范祥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11662053.html
-
大足石刻禅宗《牧牛图》管见 胡良学 内容提要:重庆大足宝顶山石窟中的《牧牛图》,刻石面高455、宽3366厘米,位于大足县城东北15公里处宝顶山大佛湾南岩中段的护法神龛和《圆觉经》变窟之间,由南宋大足名僧赵智凤一手主持营建而成,是禅宗喻修习观的艺术杰作。虽然禅宗自称"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强调自修自悟,"识心见性",主张佛与众生无根本差异,仅是迷、悟之别,重在内心自悟,...
胡良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14462081.html
-
佛教存有学。 又,吴汝钧认为「空的存有论」一语可以用在西谷哲学的身上,虽然西谷自己只曾说过「空的立场」和「空的哲学」,但是吴汝钧的解释是由西谷著作中的「回互」和「自体」的说法延伸而来[15],因此...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14562082.html
-
-Christ as the Lord of the True Self, p.220的讨论。 [14] 花冈永子,《宗教哲学の根源的研究》,页180-181。 [15] 吴汝钧,《京都学派哲学七...弗莱堡演讲关於基督宗教的进路?》,Berlin,1997,页15。 [60] 张祥龙,《海德格尔传》,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页95、104。 [61] 海德格,?宗教生活的现象学?,页82...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14662083.html
-
般若之学并非一本体论或形上观念[14],但书论中又说慧远之学偏在一形上学意义[15],另又说唯识学是为佛教建立现象论[16]。依作者的理解,这其实就是佛教的本体论及宇宙论的哲学观点,以下即展开作者的讨论...] 参见其言:“般若空义,重在缘生;故梵文中Sunyata一词,原表示“独立实有”之否定,本身非一本体论或形上学观念。”(卷二页二四六) [15]参见其言:“观此,则慧远之了解般若,仍偏在形上学意义...
杜保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22662122.html
-
2人、“维那”15人,其余皆为“邑子”姓名的记载。它同北魏太和七年(483)云冈第11窟的邑义信士女等54人造石庙形象95躯的题记为中国众多石窟中佛社造像最早的两则题记。从此以后,龙门和华北广大地区的...
李文生 孙新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23362128.html
-
,“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乃能穷天地,被四海。”[15]《了三得一经》也提到了通过养气存神至和的养生之道。认为“精神失于调摄为害身之因,精气神竭,疾病蜂起,促人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30962169.html
-
--- 【论文目次】 第一章 绪论 9 第一节 研究回顾与检讨 10 一.观音研究专着 11 二.观音变女神之专论 15 第二节 本文研究之方法 19 第二章 观音信仰在中国之弘传──...
王俪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33262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