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归唯心。又忆昔见《高峰语录》,谓自来参究此事,最极精锐,无逾此师之纯钢铸就者,向怀之行脚(11)。惟时师意,并匡山、永明而一之。更录古德机缘中吃紧语,编之曰《禅关策进》,并刻之,以示参究之诀。盖...(15),而适时救弊,古今丛林,未有如今日之清肃者。具如《僧规约》,及诸警语,赫如也。 极意戒杀生、崇放生,著文久行于世,海内多尊奉之。曾讲《圆觉经》于净慈,听者日数万指,如屏百匝。因赎寺前万工池为...
憨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23240212.html
-
故事中,摩竭几乎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神话意象[11]。而关于摩竭鱼对中国造型艺术上的影响则为建筑史上屡加称道。摩竭在古印度艺术中常作张口吞食状,与中文文献中的形象相符。摩竭纹饰常见于古印度雕塑、绘画艺术...因子触媒[15]。 上述母题还启发了海外意外获宝竹的故事。宋人郭彖《睽车志》卷四载,绍兴年间某巨商航海抵一山,因阻风久便前去山上佛寺施斋祈福,斋毕他偶见窗外竹叶如舟,就索求一竿。归后有老翁重价...
王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03840839.html
-
涉及。他谈到,“圭峰和尚云谓,诸宗始祖,即是释迦,经是佛语,禅是佛意,诸佛心口必不相违。”[11]这是宗密所谈的第一条理由,延寿用禅宗史来说明禅宗诸禅师都不弃教,都坚持禅教合一,...由不识真心。”[15]这都是宗密的原话,依宗密之意,佛教界的状况,教门不识法,禅门多不识义,必须同法义结合,依法解义,以义诠法。他对心作了“四名十义”的分析,四名,...
董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5941501.html
-
要略念诵经》说:
尔时作是思维:十方三世一切佛(佛),及深法藏(法),成就胜愿诸菩萨众(僧),我心皆悉归依。[10]
在《大日经念诵仪轨供养方便会第一》[11]、《大毗卢遮那经广大仪轨》卷上...归依最胜法,......敬礼归命众中尊。[15]
而在唐朝不空三藏译的《受菩提心戒仪》中更加明确地指出只归依三宝,不归依其它。如该书说:
归依诸如来,五智三身佛。归依金刚乘,自性真如法。...
达照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14941637.html
-
”(11)弘一法师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为胜、为依、为明、为首、为导、为炬、为趣、为护、为归、为舍,体现出弘一法师的人生目标与追求。善月、善知、善思、善惟、善解、善愍、善梦、善观、善摄、善量、善臂...十年生活 的一个缩影。 “昙肪”,昙的意思是密布的云彩,防指天刚亮,意谓浓云散去,光明初现。晚晴老人,取自唐李义山诗《晚晴》“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15)。澹泞道人,澹,动荡 也:泞,...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90342127.html
-
大师还开示:“人之宿生,何业不造。幸得闻佛法,当认真修持,庶可以消除宿业,超度怨家。所有怨家,若难解结者,倘肯发菩提心,并诚心超度,则无不即解结矣。”(11) 四、发菩提心与信愿行的关系 第一、从...,深千万倍。虽未言及发菩提心,而其心念之切与诚,实具足菩提心矣。”(15) 五、发菩提心要脚踏实地敦伦念佛 按照大师的开示,念佛人发菩提心要注重以下几点: 1、凡夫发心当学菩萨,行事则依本分。...
余会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35142451.html
-
对于此识中生灭之相,即根本无明的破除。“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智淳净故”〔11〕,显现出世不生不灭的本觉法身,就能得淳净圆智。 《起信论》“一心二门”的假设,以融合中观讲法性无相,瑜珈讲...主张释、道、儒三教和合,并对偏浅佛教理论进行了批判。比如小乘教基于缘起论和我空法有论,认为人我由身心(或色心)和合而生起。“此身本因色心和合为相”〔15〕。我是心身因缘和合的假象,无实体。和合成我身的色...
张立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43843003.html
-
求于轮回快乐与自利菩提等果报; 9、莫啖为驱鬼而作修心等、与八法之心混杂及搀杂我爱执动机的如杂毒之食; 10、不可讲情义——不于烦恼作对治而放逸懈怠,及于仇敌长期怀恨; 11、勿作世间说他人过失与驳斥之诤骂; 12、勿俟于他人有难时之狭路; 13、不可当庭广众斥责对方,揭发过失而治罚之,及以猛咒逼迫天魔等而刺其心; 14、莫以欺诈方便推诿过失等于他人; 15、莫为驱鬼...
帕绷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75843240.html
-
他和贯云石之间的深厚友谊。贯云石英年早逝,去世时年仅39岁,在去世前他一直闭门谢客,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其友张可久说他“学会神仙,参透诗禅,厌尘嚣,绝名利,近林泉”,[11]即真实地反映了道教与禅宗...(köngül) tözin uqïttačï nom bitig)[15]及慈寂《进天目中峰和尚广录表》曾对佛教哲学略有涉及外,这就是惟一的记载了。...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80943254.html
-
至,未闻利益,已见困穷。”[11] 李仲卿所攻击的正是僧尼不耕不织不生产的行为。又,唐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彭偃在其《删汰僧道议》曰:“今天下僧道,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一僧之食,岁计三万有余。五...全体须参加劳动,自力更生,行‘上下均力’之普请法”[15] 怀海本身也严格地实践“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信条。
中国佛教及时自我调整,逐渐形成定居式的僧团制度。百丈禅师立下的清规,开启了中国僧人生活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12843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