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532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天台智者的“一念三千”说之研究

    9 参阅法华经义记卷二,大正33,pp.596下~597上。 185页 如“北地师”认为, 三乘法皆有相、 性、 果、 报、本末 (10...─── 10 参阅法华文句卷第三下,大正34,p.42中。 11 参阅法华玄义卷第二上,大正33,p.693中。 12 见于法华玄义卷第二上,大正33,p....

    张瑞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2446598.html
  • 圜悟克勤禅学思想

    纠正。   对克勤而言,一切之问答言语,及一代时教,均是“载道之器”,是教化上的方便法。他对待公案的态度,亦是如此。他说公案是 “开心地钥匙子”,是 “接引入理之门、敲门瓦子”,[33]所有文字语言的...32] 欧阳宜璋《碧岩集点校》第二十五则〈莲花拄杖〉,页152~153。   [33] 〈示张国太〉、〈示圆首座〉,《心要》,《卍续选辑》禅宗部册14,页785上、702中。   [34] 《心要》,...

    高毓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0146833.html
  • 嘉祥吉藏的“十如是”解释

    十法摄一切法,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南岳师读此文,皆云如,故呼为十如也。”(《大正藏》册33,页693中)中国祖师在解释《妙法...教理——特?十如是?解释?变迁????>,收于金仓圆照编:《法华经?成立?展开》(京都:平乐寺,1970),页275-316。  10. 《大正藏》册30,页33上。  11. 《大正藏》册34,页...

    黄国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0146834.html
  • 依“一心开二门”之思想架构

    ,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发心 ─────────21 《大正藏》册33,页920上。22 《大正藏》册32,页576上。23 同上引书。24 同上引书,又此处所说之“三界虚伪...他生他佛尚与心同,况己心生佛,宁乖一念?故彼彼境法,差差而不差。(33) 吾人若将“一念无明法性心”所具之存有论架构与“一心开二门”之思想架构作一比较,可依下列图表作一对照︰ ...

    尤惠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0746845.html
  • 从“真如缘起”到“法界缘起”的进路“一心”观念的确立

    性空”的宛然存在状 态,也可以说是一种“空性真如”。 请参阅《中论 》卷四〈观四谛品〉(大正 30,p.33 中;No.1564)(注 3) 《杂阿含经》卷十二.第 298 经...品〉(大正30,p.33中;No.1564) 294 页 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故,一切则不成。 (注 11) 总括以上所说︰中观学派的“缘起性空”,其实也正好是一种“性...

    黄俊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046878.html
  • 钱谦益的佛教生涯与理念(1)

    意识通广,中年参云栖老人,悟即心即佛之旨”, 收于《初学集》卷 33,页 375。(注 17) 〈闻子将墓志铭〉︰“云栖标净土法门,子将笃信之,外服儒风,内修禅律,酬应少闻,然灯丈室,跌坐经行,佛声...32) 其中如憨山大师的全集《梦游集》是谦益托人远到粤地搜罗而来、(注 33) 憨山自叙《年谱》也是谦益依其原稿付梓而成书,(注 34) 他所致力的正是如明初宋濂所作的──立僧史,正清流,“示末法之仪...

    连瑞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146879.html
  • 钱谦益的佛教生涯与理念(2)

    33 ~ 36。 台北 ︰东初出版,民国 76 年。 342 页则,来对治当时佛教内在外在的隐忧,并且绝对地强调佛教顺应世人的功能。 本文前半部已对钱谦益佛教生涯作一粗略的介绍,从钱谦益所交往... 151)〈没宁录序〉,收于《初学集》卷 29, 页318下~319上。(注 152)〈一树斋集序〉,收于《初学集》卷 33,页353上下。(注 153)〈阳明近溪语要序〉,收于《初学集》卷 28, ...

    连瑞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146880.html
  • 从文殊法门看《中观论颂24?1—6》(2)

    一个譬喻,在《中观论颂》出现三次(第7品34颂;第17品33颂;第23品8颂),而依《大智度论》的说法,“一切声闻法中,无揵闼婆城喻,有种种余无常喻:色如聚沫,受如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如幻”(大...”、“中本般若”,数量不少。经文的一切法空,所说的显然是指实践般若所得的深悟,这是圣者自证胜境[33],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以法性为定量”。那么,《中观论颂》第24品1颂的“一切法空”,是否在呼应“般若...

    郭忠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246883.html
  • 論佛教的自殺觀

    1963. 6.佛教也有同樣的看法。《雜阿含經》卷33中,一位叫做摩訶男 (`Mahanama`)的居士詢問佛陀萬一因為意外事故而喪生,會不 會墮生惡趣。佛陀的...Vol. 33,1977, pp. 43-66. 8.Wiltshire, op. cit. p. 127. ...

    釋恆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646888.html
  • 当代新儒家的佛学诠释──以牟宗三为例

    正见二谛无碍的中道为基准,通过缘起与性空二者不即不离的平等思维,对一切可能偏离中道的太过与不及,作具有收放自如,既不  页33  失焦又能随时回归佛法本义的观察。因此印顺认为唯识多明俗谛,天台、贤首则...可以重新建构一套以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为义理内核的佛教系统观。由此,牟先生是已坦然地表示其对佛教为一完整系统的肯认,他并同时断言佛教这完整的一套却是不能成就道德行为的。[33]因此,牟先生途经佛教清净广大...

    叶海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1047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