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9290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苦”之“自度”与“罪”之“救赎”

    冰室合集·专集》之六十八。  (2)白云禅师语,见慧洪《林间录》卷上。  (3)参阅《续禅和日本文化·耶稣受难与释迦成道》,见《铃木大拙全集》,日文版,第11 卷。  (4)乌纳穆诺:《生命的...有吸引力,是因为它强调非心智,强调并不涉及逃避世界的神秘主义,强调修行与寂静,强调打开人类智慧的深层,这一切对神学家、哲学家、精神病专家和心理治疗专家都是同样有趣的。”(11)作者无意于唯洋人之观点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94460265.html
  • 辉煌灿烂的敦煌艺术

    发展生产,重视经济、军事和文化建设,改善同周围各民族的关系,东交回鹘,西联于阗,与邻邦各国和睦相处,保持了稳定和安宁,维持了130多年。  11世纪初,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开始兴起,逐步强大。公元...

    段文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13060328.html
  • 对劳思光先生道佛诠释的方法论反省

    否定论者之评断上,如若老庄皆为对于德性我、认知我、及形躯我之否定,则其所以否定之理由是否得以成立,如得成立,即是一普遍真理,即与儒者之成德之教适成对反,劳先生自谓道家哲学重于形上学思辨[11],惜乎...,辅仁大学文学院文开楼。  [11] 参见其言:“南方文化与北方文化之分立,自周初开始形成。而形上学旨趣显属南方,此以道家为代表。儒学则承北方文化之道德政治旨趣。其不涉及形上学问题,颇为自然。后世儒学...

    杜保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13160329.html
  • 十二月的佛陀——妙语收录集(1)

    时刻为死亡的来临做准备。(莲池大师常把 “ 死 ” 字帖床头,印光大师告诉我们把 “ 死 ” 字帖脑门。)潇洒自在地面对闭幕收场的死亡并步入极乐净土,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11、自尊太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13260330.html
  • 近现代中国佛教与扶乩

    。de Groot曾用儒坛来指称鸾堂,台湾有的也称其为“儒宗神教”[11]。  清中叶以后,乩坛迈入顶盛时期,各地纷纷设立[12]。承续清末的“鸾堂运动”[13],到了民初,乩坛从原本属于地域性的发展...516-517。  70.范古农,《古农佛学答问》,卷六,〈外道之辨别〉,页511。  71.印光,《印光法师文钞全集)下册,新文丰,1983再版,〈复云南王德周居士书〉页10-11。  72.印光,《...

    范纯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22760361.html
  • 关于摩诃衍那和莲花戒在藏地的法争

    早期的《禅书》里已崭露头角,他后来创建的大瑜伽派也显示这种综合性和创造性。敦煌藏文禅宗文献中《大瑜伽修习义》(P.818、S.705)写卷的作者目前似尚无定论[11],不过笔者以为作者的名子其实已经出现...大乘无分别修习义·序文——关于Pelliot996的研究》,载日本《花园大学研究纪要第》第25期,1993年。  [11] 日本学者木村隆德认为《大瑜伽修习义》(P.818、S.705)的作者是布·...

    张亚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23660371.html
  • 《楞严百伪》辨义

    而论。  11、经云:“阿难问佛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按奢摩他等三法并举,乃窃取《圆觉》之文,《圆觉》则本诸《智论》。《智论》卷五分别三昧,有定、有禅、有三昧。此中定谓三摩呬多与三摩愕祝秷A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24960385.html
  • 般若义理的探究

    …………………………11  分别解说  四谛………………………………………………………………………21  分别解说  二谛………………………………………………………………………28  分别解说  三谛...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25160387.html
  • 悲愿弥陀佛唯心净土机

    佛人了生死,便须深达无生。   龙树菩萨言“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法不生。”    p-11   如果说法可自生,则心可生心,物可生物,地可生地,空可生空,不如道理。如果说法从他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25260388.html
  • 《起信论裂网疏》思想探微

    理境,所以呈境界形态,这也即是天台宗所讲的"法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意义上的理智有二,心理合一11。这里须作补充说明的是,智旭所理解的无漏种与唯识宗也不尽相同。唯识宗所讲的无漏种由"法界等流"、"正闻...

    单正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35260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