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净土教,到亲鸾更发展为独创的日本的宗教了。”[31]“日本佛教在亲鸾圣人所说无义为义、自然法尔里面,可认为有日本精神的是所谓现实即绝对、绝对的否定即肯定。”[32]...lsquo;娑婆映极乐’的宗教化的历史哲学,结果认为只有天皇制国家的帝国主义才是日本形成的原理,即世界形成的原理。”[35]可见,“西田哲学跟着日本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黄夏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84968802.html
-
出土的还有汉文本藏传密典《吉祥上乐轮略文等虚空本续》。此经首页第1行为经名,第2行题款有“…国师知金刚传”,第3行为“…沙门提点海照译”。[31]由此可知,它是由知金刚传授的,并由海照将其译为汉文。知...(1140~1193年在位)起频繁到西夏弘法相一致。[35] 经过以上论述,我们知道了西夏文佛经《本续》等经典的藏文本的著者和译者,这样就大大缩小我们寻找其藏文原本的范围,而不必大海捞针。但是,由于...
孙冒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12068954.html
-
],以及又鸠摩罗什译《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称《佛遗教经》)[31]等经,都有以牧牛譬喻修行的经文,甚至有一部经的经名就叫《佛说放牛经》[32]。因此可以说,以牧牛譬喻修行本来就是佛陀教化众生的一...,不免食他国王水草。不如随处纳些些,他总不见。’”[35]又《潭州沩山灵祐禅师语录》载沩山灵祐禅师(771~853)云:“老僧百年后,向山下作一头水牯牛,左胁下书五字,云‘沩山僧某甲’。当恁么时,唤作...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12268957.html
-
“庞眉大目、朵颐隆鼻”的“胡貌梵相”的罗汉当形成于五代吴越画家贯休(832—912)绘制的十六罗汉。贯休曾于天复年间入蜀(901—904),蜀主王建赐号禅月大师,(31)蜀地很多十六罗汉像,与大师的...添加达摩多罗和布袋和尚成为十八罗汉(35),但十六罗汉图像何时,经由何地进入藏区,西藏艺术研究者至今仍然不清楚。茶马司罗汉,并非由活跃于西蜀的画家所绘,而是指明由印度返回的僧人绘制。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
谢继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54270304.html
-
分别熏习,业熏习所障蔽,不一定能无碍的交流;但如能透过“名言无实”的关隘,便能随分随力,息息相通。这也就是人类──众生慈爱的根据,佛法的“同体大悲[31]”,“无缘大慈[32]”,都依此而确立。 ...从来就不能免于歧义的,这包括巴厘文圣典的集成,也是经过长期结集累积而成的。所以佛说:“方域言辞,不应固执;世俗名想,不应深求[35]”。 这“方域言词,不应固执”,举个例子说明。例如:有的人教导人“...
释敬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33470572.html
-
,都在谈无说空、辨析本末真俗。例如,作《法性论》的慧远(参见上文惠达《肇论疏》);与道安同时著有《释即色本无义》的支道林(约314-366),“道林之学自以为属于本无宗也”[[31]];此外,据《高僧...所谓“真(实)”是从执着而来的,但是不能因此把假有、假无也都抹煞了,否则就成了“好无之谈”。说“有”、说“无”都仅仅是言教层面的假说而已,“言有是为假有以明非无,借无以辨非有,此事一称二。”[[35]...
何欢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51770663.html
-
大圣哲是:苏格拉底、佛陀、孔子、耶苏,在该书的〈后记〉中,雅斯培说:“对四大圣哲来说,人类的爱是普遍与无限的。”注30 关于中国的传统思想家,雅斯培则将孔、老、庄、墨四者,列为核心人物。注31 ...至,仅留此一卷,吐万丈光芒,一瞥而逝,而扫荡廓清之力莫与京焉,吾故比诸慧星。”注35 以上所引,大致说明了谭氏的思想转变,以及形成己学的历程,也反映了佛学对晚清新学家的影响。 对于谭氏运用西方...
周行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75670686.html
-
无名,欲言其无,万德斯行。万德斯行,故虽无而有;无相无名,故虽有而无。然则言有不乖无,言无不乖有,是以此章或说有行,或说无行,有无虽殊,其致不异也。魔行四魔行也,久已超度而现降魔者示有所过耳。[31]...-------------- [30] 同注1,页150上。 [31] 同注14,页380上。 [32] 同注26。 -------------------------------------...
邱敏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93570787.html
-
,诸教皆尊之,而佛教殊尊也,虽然 其说不甚着明于天下」,为了使佛教的孝道彰宏天下,于是他 「他发明吾圣人大孝之奥理密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会通佛 教与儒家孝论,简述如下:(注31) (一)孝与...─────────────────────────── 注30:契嵩着《镡津文集》,卷三有十二章论孝之 作。见《大正藏》第五十二册,页660-662。 注31:对契嵩三项论孝要点,本文采用方立天...
王志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24370925.html
-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Vol. 1, no. 3, pp. 35-80. 2. Diana Paul, A Prolegomena to the `...Philosophical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s," unpub. paper. 19. Takasaki, p.35 and p.189. 236页 arya-dharma ...
恒清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2671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