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117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祖堂集》“著”的语法化等级研究

    79》)  在历史发展中, 表示完成貌的助词“著”与“却”等的命运相类, 在完成貌助词“了”得到普遍应用的情况下, 完成貌助词“著”最终也走向了消亡。  (b) 表持续貌的“著”。  “动+ 著+...

    林新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43663271.html
  •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中有”相关议题之探究——以“中有救度”为核心

    阴经》后秦,竺佛念译T.12,vol.1,No.385。  七、《兜调经》失译,T.78,vol.1,pp.887b-888b。  八、《佛说鹦鹉经》刘宋·求那跋陀罗译,T.79,vol.1,pp....

    颜建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33763683.html
  • 论第一义空与涅盘-以杂阿含经第一义空经大般若经第二分和大般涅盘经为主

    78  (二) 由“无有作者”之理趣带往解脱之道79  二. 修学缘起法以趣入“无生”为目标, 亦可迈向中道正见的开发- 80  (一) 趣入“无生”-80  (二) 修学缘起法可迈向中道正见的开发 ...

    曾惠田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52063709.html
  • 慧远的佛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法性产生,最后又都归结到这一本体上来。   《大智论抄序》作于411年,此时慧远已79岁。他已经接触了鸠摩罗什所介绍的大乘空宗的理论。将《大智论抄序》中的思想与他的《法性论》所表达的思想相比较,显然...

    业露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54863738.html
  • 1990年以来日本学界中国禅宗研究热点述评

    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势头。尤其是敦煌遗书中发现的《坛经》北京残本“冈48号”和“有79号”,田中良昭便马上写文章介绍。伊吹敦、近藤章正两位又对《坛经》进行...

    圣凯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74963840.html
  • 禅对山水画形成的影响(1)

    开始用“非有非无”,“无性”来说明法性。这在他79岁高龄时著的《万佛影铭》并序中反映出来:  法身之运物也,不物物而兆其端,不图终而会其成。理玄于万化之表,数绝乎无形无名者也。若乃语其筌寄,则道无不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82563877.html
  • 《坛经校释》订补

    、“大智上根”(页五四)。“根”谓“根器”、“根性”,“大”、“小”相对,意思十分清楚。  78.“闻此顿教。”(页五六)原本“闻”下有“说”字,《校释》失录。“闻说”即“听说”。  79.“因何闻...

    邓文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02863987.html
  • 从中国佛教看中国文化的走向

    的马融(79-166),傍注《老子》、《淮南子》,“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他提出的“生贵于天下”,以为“生”的价值重于政治的价值,从根本点上背离儒家的政治伦理。此后士林中的儒学叛逆者辈出,一直延续...

    杜继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24064122.html
  • 从考古材料看吐蕃与中亚、西亚的古代交通——兼论西藏西部在佛教传入吐蕃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克什米尔的僧人阿难陀(Ananda),据说他在寂护来吐蕃之前就在拉萨经商。[79]这些情况,也说明吐蕃与迦湿弥罗早已有着密切的往来。    五、吐蕃与泥婆罗—天竺的古代交通  吐蕃征服象雄之后,一方面向...佟锦华等译本第60页。  [79]王辅仁:《西藏佛教史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2—26,35页。  [80]参见:索南坚赞:《西藏王统记》刘立千译本第54页,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

    霍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43964242.html
  • 二十唯识论疏(1)

    时见为铁锁,赫热难近,或见是蛇吐其毒火。是故定知虽在  人趣亦非同见。若如是类无别见性,由其皆有同类之业。然  由彼类有同分业见同分趣,复有别业各别而见。此二  79页  功能随其力故,令彼诸人有同异见...

    王恩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61764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