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禅:内省
论语禅:内省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
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一句话是对“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的补充说明。这是修养方法之一。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实际上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旧辙。
见贤思齐,这里边有深刻的哲理,所以“见贤思齐”就成了一句成语,即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的意思。
“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明一个仁者要能够经常以反面典型来反省自己。如果不是经常反省自己,总是去看人家有没有错误,那他就成不了仁者。孔子说过责备自己很严,而对待别人却要宽。只要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树立榜样,别人看到榜样也才能很快改正自己的错误。如果总是按照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想要别人没有错误,他的错误反而会更多。不去指责别人,只严格要求自己,别人反而会很快改正自己的错误,那他的错误就越来越少。
近代高僧倓虚大师的在他老的自传《影尘回忆录》说到邀请高僧弘一大师来湛山开设律学讲座,弘老开示的题目“律己”,主要的是让学律的人先要律己,不要拿戒律去律人,天天只见人家不对,不见自己不对,这是绝对错误的。又说平常“息谤”之法,在于“无辩。”越辩谤越深,倒不如不辩为好。譬如一张白纸,忽然染上一滴墨水,如果不去动它,它不会再往四周溅污的,假若立时想要他干净,马上去揩拭,结果污染一大片。末了他对于律己一再叮咛,让大家特别慎重!
倓虚大师谈到弘一大师平素持戒的工夫,就是以律己为要。口里不臧否人物,不说人是非长短。就是他的学生,一天到晚在他跟前,做错了事他也不说。如果有犯戒做错;或不对他心思的事,唯一的方法就是“律己”不吃饭。不吃饭并不是存心给人呕气,而是在替那做错的人忏悔,恨自己的德性不能去感化他。他的学生,和跟他常在一块的人,知道他的脾气,每逢在他不吃饭时,就知道有做错的事或说错的话,赶紧想法改正。一次两次,一天两天,几时等你把错改正过来之后,他才吃饭,末了你的错处,让你自己去说,他一句也不开口。平素他和人常说:戒律是拿来“律己的!”不是“律人的!”有些人不以戒律“律己”而去“律人,”这就失去戒律的意义了。
从“律己”和“律人”来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可以看到孔子所说的话有更多的禅意,一个人仁者,他首先是“律己”,因此好人和坏人都是他的榜样,好人是好榜样,坏人是坏榜样。
九华山有一个肉身菩萨(死后肉身不腐)叫做大兴和尚,他生前的口头禅是“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好和坏都有自己的因果,而仁者已经超越于好与坏的相对性,他要让好人更好,让坏人变好,那么首先就要自己什么都好,自己什么都好了,不好的人最后也会自然对你好。
论语禅:
律己变成君子,律人变成小人。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