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论语禅:闭口与闭关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0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论语禅:闭口与闭关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有人说:“冉雍虽然仁但不会说话。”孔子说:“何必要会说话呢?伶牙利齿,能言善辩,常常使人讨厌,这样的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仁,何必要会说话呢?”

  孔子认为冉雍不会说话就是仁。

  冉雍是孔子的学生,少孔子二十九岁,生于公元前522年。他的父亲是贱人,但是孔子说不影响冉雍,父亲虽然不善,并非他的儿子就一定不好。所以孔子说“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父亲不好,并非影响儿子的美。

  孔子赞扬冉首先肯定他踏实不乱说话的品德,而别人反而以为这是他的欠缺,所以有人说“冉雍虽然仁,但是不会说话,没有口才。”而孔子正好相反,仁者每天都在反省自己,生怕自己说错了什么,所以仁者说话是很迟钝的,如独得孔子心传的曾子就是这样,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子也是这样,但是颜子早夭,孔子就传心给了曾子。

  对于伶牙俐齿的人孔子是非常厌恶的,他一再强调君子说话是谨慎的。要想走向仁者的境界,先要过说话这一关。

  “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一般不是这样断句,一般都是“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后面的翻译就成了“我不知道冉雍是否仁,但为什么要会说话呢?”所以《朱熹集注》说:“仁道至大,非全体而不息者,不足以当之。如颜子亚圣,犹不能无违于三月之后;况仲弓虽贤,未及颜子,圣人固不得而轻许之也。”

  我们认为,冉雍是不是仁者,仅凭说话这一关来看,他是合格的。言为心声,既然说话这一关过了,即使冉雍还有什么缺陷,他也离仁不远了。《史记》说:“孔子以仲弓有德行,曰:‘雍也可使南面。’集解包氏曰:‘可使南面,言任诸侯之治。’”所以孔子对冉雍的评价实际上是很高的。

  所以我们在这里把“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翻译为:“何必要会说话呢?伶牙利齿,能言善辩,常常使人讨厌,这样的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仁,何必要会说话呢?”孔子针对有人对冉雍的评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仁者根本不需要能言善辩,伶牙利齿。善说的人不一定有仁德,而有仁德者则不必有辩才。要以德服人,不以嘴服人。

  有关语言上的问题,是仁者修行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论语》中多次强调不要多说话,如“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都是孔子对于喜欢多说话的人的劝告。

  禅修中为了制止语言上错误,采取闭关,完全不与任何人来往,更不用说话了。“闭关”专心结期修禅,包括静坐、学经、忏悔等修持。结期的时间,最短者为三天、七天,中等者为二十一天、四十九天、三个月,长者可达一年乃至三年。闭关一般是独居一室或一座小院,藏传佛教的瑜伽行者则多独居山洞。有专人照料其生活起居称为“护关”,或称“护法”。入关之后,洞口或门户须封闭,仅留一送食物的小窗口,待修炼期满,才能打破关口出关。结期闭关专门修禅,对于一般散乱多的人来说,显然易闯过散乱关,使修行功夫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乃至深入各种禅定。

  论语禅:

  仁者就是静默的禅者。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