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智敏慧华上师:圆觉心法指归 第三篇 临终成就 贰、随机问答 三、助念方式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2日
来源:   作者:智敏慧华上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智敏慧华上师:圆觉心法指归 第三篇 临终成就 贰、随机问答 三、助念方式

  问:助念普轨是否参加助念一次即可发给?

  师:助念三次,若能适应,且愿继续参加助念,即可发予助念普轨,以便时时练习。助念普轨上的观想,平常在家中就要练习纯熟,助念时一观就能明现。不能等到助念时,才练习观想。

  问:对于临终之人,如何为其助念?

  师:倘若助念者已修至专修法以上,则可自成本尊,顶戴上师,观想亡者及其冤亲债主、六道众生,一齐随助念者同诵阿弥陀佛圣号、或六字大明咒,并观想传承诸佛、西方三圣,一齐放光接引亡者神识往生净土。

  临终助念,须由亡者临终,一直持续诵至亡者断气后八至十小时,身体完全冷却为止。但是助念时,千万不可触摸亡者,探察其体温,以免其痛苦而心生憎恨。

  临终助念时,须专持「阿弥陀佛」佛号,勿杂其他佛号咒语,否则临终病人不能专一,无所适从,反而妨碍往生。念佛之音调必须祥和,勿过高、过低,太缓、太急。助念人员面容要安祥,不可紧绷或露出悲凄哀切之神态。此等皆会影响亡者心情,关乎其能否往生,故须注意。

  拿舍利子给临终病人吃时,若手指碰触其嘴唇、身体后,不可再碰触自己身体,应尽速洗手。但勿让临终病人知道,以免造成他心理自卑,乃至心生瞋恼。助念时亦勿靠患者太近,以免遭受感染。虽说要以同体大悲而度他,但亦须保护自己色身,用以广度众生。

  同时,在这时候,亡者家属受到生命的无常、苦、空,这也正是助念团菩萨劝导亡者家属皈依佛门的最佳时机。如此不仅对亡者有利益,对其家属亦有莫大之利益。

  问:分班连续为亡者助念八小时,和集中许多团员,一齐为亡者念二小时,这两种方式,何者对亡者往生较有利?

  师:多人同念二小时,对亡者的利益,肯定不及分班念八小时为多。有的或者是团员太少,或同时几位亡者等待助念,或部分团员必须下班时间才能配合,但无论人员多寡,分班念三、四小时,都比只念两个小时为佳。多人同时助念,固然庄严,但就真实受用,仍以维持较长时间的助念,才能令亡者更加蒙受利益。

  问:某些地区由于人力不足,往往无法排满八小时助念。

  师:若是区域颇大,但助念团人力少,则接到助念的要求时,并不一定要排满八小时助念。但是,却一定要要求亡者家属,至少安排一人在亡者身旁为他持诵佛号,念满八小时。如果连这一点也做不到,至少也要安置一台念佛机,日夜放佛号咒音。家人则应于四十九日内,做种种功德,回向亡者,并且吃素,绝不杀生,避免做任何增加亡者罪业的事。

  问:有些地方人力不足,中阴身助念可否集中在精舍助念、共修回向?

  师:因为我们助念团人力不够,故以临终助念为主。若能在精舍为中阴身亡者助念,或是共修回向,都是很好的方法。最好亦能请亡者家属来,一起助念。

  此外可以每位家属送一本《了生脱死》或《往生净土必成要诀》,令其家人在家依照书上的开示念。因为对于亡者来说,世间所有的声音,唯有亲人的声音最能入耳。所以要由他的亲人,在他首七、二七当中,不断对他导示。再者,可劝家属请一台念佛机,在四十九天之中,一直播放佛号。

  问:临命终或者中阴,所使用的语言,对亡者是否有不一样的摄受效果?

  师:临终之时,必须用亡者生前所熟悉的语言。已到中阴,既有神通,你一动念他就已知道,故用什么语言都没有差别。

  问:导示及持诵佛号、咒语,何者对亡者的利益较大?

  师:持诵佛号、咒语,较之导示更能直接利益亡者。因为对亡者导示,亡者未必肯听。特别是临终病人,心力极弱,对导示往往无法听得清楚。亦有些是受业障牵缠,无法专心听,或听了却无法照着做。而持佛号、咒语,则能令他直接想到佛、住于佛,更能直接承受佛力、咒力的加持。所以,以凡夫心,即使讲了千言万语,都不如为他持一句咒、念一句佛,功德回向给他。亡者若能听

  到这一句咒音或佛号,只要他对阿弥陀佛或所持咒语的本尊,有丝毫的欢喜心,则阿弥陀佛或其本尊,当下显现在其面前,而接引他往生净土。纵使亡者因业力所障,不能听闻佛号咒音,或者听闻而心中不信、不喜,但仍能承佛力、咒力不可思议之加持力。所以诸位想想,是要亡者一直听你讲,还是尽快让佛直接加持他、接引他?

  事实上,喜欢为亡者多做开导,讲得长篇大论,多是我慢心作崇,乃是好为人师的心理。此心已不清净,但作表面功夫,纵使能欺瞒家属,令生者听得服贴,却怎能使亡者信服?怎能与佛菩萨相应?又怎能助亡者往生?是故,为亡者导示时,必须自成本尊,以清净心而为其导示,切勿以众生心、不清净心而为之。

  实在讲,若真正有心要帮助亡者,大家必须要精勤修持。自己成就之后,即使不用导示,都能助他往生。

  问:助念时专持一佛号或一咒到底,及持多种佛号、咒语,何者对亡者利益较大?

  师:专心持一个阿弥陀佛圣号,对亡者的帮助最大。因此时亡者心识纷乱,专持弥陀圣号,可令其心念专一、镇定、清净,则易往生。若持多种佛号、咒语,反增其烦乱。再者,亡者未经金刚上师传过的咒语,亦不可对亡者持诵以助念,更不可教亡者一起持诵,如此即等同传咒,违犯密法根本大戒。

  问:助念时,是否以自己修持最有信心、修得最相应的咒,来为亡者助念最佳?

  师:通常修得最相应的咒就是本尊咒,但助念者的本尊不同,则不能专一。由于必须承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弥陀的净土,因此应统一持阿弥陀佛圣号为佳。除非对某佛的心咒特别有心得,则不妨默持。

  问:助念时,念佛号咒音,以唱诵方式还是念诵方式为宜?

  师:采用唱诵或念诵方式助念,可以视环境,由助念者决定。有些弟子表示采唱诵方式不容易入定,但是平常法会中,大众齐声唱诵六字大明咒,咒音十分清净庄严,彷佛已置身他方净土。虽然如此,助念时仍以不影响入定为前提,因为以定心助念的功德更胜。故助念菩萨应深住体性,悲心广运,全心助他往生之愿力,充溢于安祥宁静之念佛旋律中,自能与弥陀愿力相应,承佛接迎剎那往生矣。

  问:助念时,是否助念者入定愈深、愈能安住体性,对亡者的帮助就愈大?

  师:是的。但入定并非入于空定,而是安住甚深体性、不舍大悲之定,应起度他往生之用。住于体性、念佛度他的功德,远较仅仅口中念诵之功德更大更深。

  故助念时,想持诵出声者,可以念出声,不想出声者,默持或入定亦可。但不可全场都默持,至少要有一人出声。尤其是临终助念,更须以令亡者耳闻佛号为主,以使其闻声忆佛,方能往生净土。若临终助念单以入定观修而欲令亡者往生,除非助念者有甚深功力,实在是千难万难。故助念仍以安住体性而念佛,为最胜之方式。

  问:有些助念团员表示:助念时,倘所持每一字音太短,则不易配合观想。可否由一位中气较足之师兄专持,而其他助念团员则随之默持、入定,并配合观想即可?

  师:可以。但默持者,须如实而观才殊胜,勿因不念,脑中有了空隙,而打妄想,就失去了本意。

  问:亡者过世时,四大分离很痛苦,尤其是弥留者,意识已经昏迷,此时对他导示,他是否听得进去?到中阴时,是否能忆起此等导示?

  师:即使意识未能听到,但只要一历耳根,至中阴时,皆能忆起。因至中阴时,其根性已超越生前九倍。何况又有助念之功德,更能加被他,令得胜善因缘。如种种业障现前之时,能不为业牵;或于诸佛菩萨放光接引之时,能迎向诸佛光明。

  然而,若能令亡者于临终直接往生净土,则无中阴之忧。故于临终助念,尤其是弥留者,须以持诵佛号为要,导示应尽量简要,乃至不必导示亦可,直接带他念佛,令他闻佛、亿佛,心住于佛,自能于临终一念往生净土。纵然已呈昏迷,亦可直接蒙佛加被,功德力用总较自已为他导示更胜千万亿倍,乃至非算数譬喻所能及。简而言之,为之持诵一句佛号,更胜于磨破唇舌为他导示。

  再者,我们所用的《普轨》,只适合师兄共修或为中阴身亡者助念共修时用,平时即须把《普轨》中之祈请及观想修得纯熟。于临终助念时,一到即开始带临终患者念佛,自己口中念佛,心中即自行默作观想,祈请加被,依《普轨》或自己修持之次第而观修,以助临终者往生。

  问:助念时,若亡者家属主动愿与团员共同助念,是否可以将助念法本借他参阅,并且让他与我们共同持咒?

  师:「未经师传,不得翻阅法本」,乃密宗之基本规矩,助念时亦不例外。若亡者家属愿与我们一同助念,原则上可带他们持诵佛号。至于密咒,除六字大明咒与绿度母咒外,其他密咒则不可教他念,法本亦不可让他翻阅。

  至于「通行本」之《助念普轨》,若亡者家属或其他助念团体有需要,可以发给他们依之诵念、导示。若中阴身助念,亦可以「通行本」带领亡者家属一起共修。若临终助念,则带领家属一同持诵佛号即可。

  问:助念时,若遇有显宗行者也在场助念,我们应如何随顺他们一起助念?

  师:显宗助念是念阿弥陀佛圣号,我们也是念阿弥陀佛圣号,只不过心中依各自修持的次第,自己默默作观想。至于仪轨,在外助念时勿执着仪轨,若要配合其他助念团体,则大家共同持诵佛号即可,最多再加简要导示。助念者则各随自己修持的层次,以及自己所发的菩提大愿,自己作观想。愈简单、愈清净,愈好。

  问:助念时,若有显宗同修一齐助念,可否告知仅观西方三圣于空中接引亡者,而为助念?

  师:可以。凡遇显宗同修,则请他们依净土法门助念,本宗弟子则默依密宗之观想法助念即可。

  问:有助念团师兄,提议至坟场共修,是否可行?

  师:可以。但以修至专修次第为宜。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